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3/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1606更新時間:2019-12-03 15:28:36

    “張長史,後湖黃冊庫,你也去過了。”張軒說道。

    “哦,張統領也去了?”張質說道:“感覺如何?”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張軒冷笑一聲說道。

    張質說道:“早就是這樣了。”

    隨即張質隨即將一些事情,講給張軒聽了。

    不是別的,正是一條鞭法。

    都說一條鞭法是張居正的政績,其實不是,一條鞭法與黃冊崩潰是有因果關係的。正是因為黃冊崩潰,不能用了,才有一條鞭法的出現了。明前期稅收差役都是以裏甲製為中心。

    可以清楚的控製到每一個人。

    一個莊子有多少壯丁,官府按著花名冊收稅,讓百姓承擔勞役。

    讀書人的福利之一,就是免徭役。就可見一般。

    而黃冊的崩潰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朱元璋見元末教訓,他感到元亡,就在賦稅徭役不均,故而黃冊製度重要思想就是平均,大家都出力,那麽每個人承擔的壓力也就小了。

    而黃冊崩潰,就是有一些逃離黃冊的控製之外。

    當然明中期黃冊名存實亡之後,很多地方徭役都無法征用了,如此一來,就有人想到收錢,然後花錢請人幹活。

    這就演變成了一條鞭法。

    隻是明末官員的德行,一旦沾上錢的事情。不好好的刮上幾層,就對不起頭上官帽子,如此一來,各地的徭役效果可想而知了,明代末年大大小小的水利失效,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大型水利,如黃河,淮河,運河,有國家拔款,大抵還是能保障的,但是小地方的水利,就不用提了。

    所以黃冊早就成為一個麵子活了。

    “不過,太祖成祖,與張江陵在時,田畝丈量大抵還是有一些譜,故而我去就是準備按這數字向各縣征稅。”張質說道。

    張軒一聽“征稅。”兩字頓時大喜,說道:“張長史準備在江南收稅?”

    “正是。”張質說道:“雖然闖王在北方有三年不納糧,讓百姓紛紛來投,但是江南與北地卻是不一樣的,我準備鳳陽鎮各縣免稅三年,但是揚州及江南照常征稅。”

    說到這裏,張質帶著幾分苦笑說道:“否則我撐不起這個攤子。”

    

    www.biqiuge8./book/43577/35893965.

    biqiuge8.。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