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3/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3102更新時間:2019-12-03 15:29:54

    楊承祖暗道:“清軍戰力如此之強,峴山之上,數千人馬,恐怕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如果不想辦法解決襄陽城與峴山之間的交通問題,將來出兵救援的話,傷亡數量恐怕比這個還多一點吧。”

    楊承祖沉吟一會兒,調集炮兵,是重炮,想辦法。轟擊清軍的炮兵陣地。

    比如在城頭建立炮台,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並準備派出騎兵警戒,將所有民夫都換成士卒,並且在夜裏出城。一方麵派援軍上峴山。另一方麵修建甬道。

    三四裏的甬道,其實並不是什麽大工程。

    如果不要求防炮的話,一夜之間,就能修建出來。即便是要求防炮。也不會要求能防禦紅夷大炮。隻要能防禦尋常小炮,方便維護就行了。

    雙方關於峴山的征戰還是剛剛開始。

    吳三桂也重新改變方略。

    一方麵決定加強對峴山的攻勢。

    峴山其實山脈之中的一角,正對著襄陽城的峴山後麵,有連綿起伏是山脈,雖然並不是太大。但是吳三桂準備派人從山中進攻,隻是吳三桂不熟悉當地地理,必須細細探測過才能確定從什麽地方下手。

    多路圍攻峴山,增加峴山山頭的壓力。

    第二就是隨時準備與楊承祖在襄陽城下打上一仗,截斷襄陽城與峴山之間的聯係。

    對此,吳三桂最擔心的不是別的,而是襄陽城之中大炮。

    夏軍大炮數量之多,不僅僅讓吳三桂,連多鐸阿濟格等清軍宗王也絕對很是棘手。在攻打李自成的時候,根本沒有這種情況,即便是在最關鍵的潼關之戰中,清軍的紅夷炮隊一出來。

    立即鎖定了潼關之戰的勝利。

    原因無他,就是闖營之中沒有能抗拒紅夷大炮的火器。而明朝打造紅夷大炮,大部分都落到了清軍手中。

    但是對付夏軍卻是另一個樣子。

    夏軍的火炮雖然比清軍稍弱,但是已經解決了有無問題。在好幾次交鋒之中,都能牽製紅夷大炮,讓紅夷大炮的威力不能完全發揮。雙方炮戰一次多過一次。

    吳三桂甚至有一種直覺,今後清夏兩國交戰,定然是炮戰為先。這讓吳三桂不得不想起一件事情,暗道:“這就是鐵模鑄炮法的威力嗎?”

    

    www.biqiuge8./book/43577/35170746.

    biqiuge8.。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