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六章 戰和之議二(2/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1422更新時間:2019-12-03 15:33:32

    倒不是海洋貿易沒有前途,而是海洋貿易有的是前途,但是在實際上,卻比不上中國經濟體量。

    如果這樣做的話,每年收個幾百萬兩,恐怕在預料之中。但是並非沒有壞處的,縱然夏朝在這樣交易之中得到好處,但是東虜得到的好處隻會更大,張軒用腳趾頭想,就知道,東虜一定會用鹽換糧。

    張軒本意不想與東虜議和,但是心中也不由的動搖起來。

    “陛下。”曹宗瑜說道:“東虜南下江南,天下為之禁聲,唯陛下高舉義旗,一戰而定,乃有今日。然天下士子誓死效忠陛下,所為何事?乃是漢虜之仇,華夷之辨。”

    “天下漢人寧跟隨陛下戰死沙場,不願意為東虜牛馬。”

    “今日陛下與東虜議和,恐失天下之望。”

    張軒聽了,心中有些慚愧,不敢出聲。他很清楚,這一套當初是他說給曹宗瑜的聽的。

    大義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說有用,很有用,說沒有用,也相當沒有用。但是作為朝廷即便是立牌坊,也要立下來。故而才有清廷的口號,“為明報仇。”

    當然了,提出口號,也是一種政治智慧。

    張軒給自己的按上的口號,就是華夷之辨。

    以華夷之辨來籠絡人心。也正是張軒這個口號,在東虜南下的時候,才有那麽多文人士子來投奔張軒。與東虜議和,恐怕是自打嘴巴。但是現實因素卻讓張軒不得不考慮是否與東虜緩和一下關係。

    “唐王此言差矣。”張質說道:“而今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曹宗瑜冷笑一聲,說道:“公道自在人心,天人可鑒。張相自以為是權宜之計,卻不知道是不是某些人的太平之策。”

    兩人僅僅說了兩句,就不說了。畢竟他們兩人是大佬,下麵的將領文官紛紛發言,就這個問題爭的麵紅耳赤。

    張軒分析來,總體來說是,武將主戰,文官主和。武將高舉大義名分,而文官卻高舉現實問題。

    張軒也知道,雙方說的未必是那麽冠冕堂皇的。對很多人來說,大義這東西,看上卻很重要,也很虛無。有實力支撐的大義才是大義,沒有實力支撐的大義都是空談。

    這就是張軒暗中傾向於不和談的原因。

    因為南方的經濟體量在北方之上,恢複速度也在北方之上,而今雙方兩邊都打不動了,但是張軒卻敢肯定,

    將來主動進攻的人,必然是夏朝,故而這大義名分不應該現在就丟。

    當然了,現實問題還是要解決了。

    清夏之間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並非隻要鹽這一端,但是比起來,也就鹽這一件事情最大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