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孫銘(1/5)

作者:墨白字數:14472更新時間:2023-10-23 10:16:13

    第四章:孫銘

    三張紙條

    “你們可以先看看這三張紙條。上麵這一張是購買《而已集》的發票,時間是1974年元月,地點是潁河鎮新華書店。你們對潁河鎮可能不太了解,我先大致地對你們作些介紹,或許這會對我們有用。潁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發源於河南的嵩山,到了下遊就是河南境內比較有名的內運河了。我的家鄉就在中遊的潁河邊上,離省城四百華裏。第二張是陳舊的日曆,日曆上的時間是1974年四月五日,農曆是三月十三日,清明節。最下麵那一張是潁河鎮醫院外科門診的處方。現在我想起了那個醫生的模樣,矮矮的個子臉上長滿了麻子,在那年的夏季裏他用藍色的蘸水筆在這張處方上寫下了陳平的名字,那一年她十七歲,這你們已經知道了。你們看一看處方上的內容,七個鯽魚膽,人乳一大盅,主治迎風流淚,這是一個民間單法。在我重新見到那本《而已集》的時候,這三張紙條都在這裏麵夾著,這麽多年來這三張紙條一直在那本書裏夾著。昨天我在書攤上看到這本書和這裏麵的三張紙條的時候,我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有這麽巧的事情嗎?細想起來,也合情合理,你們想想,我在這兒生活了都快二十年了,平均每十天我都要到舊書攤上去轉轉,我光從這舊書攤上買來的舊書都快有半書架了,我昨天見到這本書也很自然你們說是不是?我這麽多年才碰到一回,概率也低得可憐是不是?這或許應該歸到緣份上。要是昨天我不去舊書攤,要是這本書被別人買走了,或許我這一輩子都見不到這本書了,咱們也就沒有今天坐在一塊的緣份了。說實話,我對你們的情況並不了解,但現在我坐下來給你們講起我的往事來,這是不是我們之間的緣份?或許我們今後會成為很好的朋友,這都是以那本書來作契機的。說起來這二十多年來我和陳平音訊全無,但我一直在思念著她,打探著她的消息。現在我對你們說起二十多年的事兒,還就像近在眼前。從1974年到1999年,正好是二十五年,時間過的真快是不是?這二十五年到哪兒去了?有什麽證明呢?那個時候我也剛好十七歲,和陳平都上高中一年級,按年齡我們都應該讀高中三年級才對,可是那個時候我們上學都比較晚。現在有時候我就會突然有一種老的感覺,你們看我的鬢腳都有白發了,我今年都四十多的人了。

    “可這四十年到哪裏去了?就是白發嗎?隻有白發才能證明時間的流失嗎?現在我回想起那時的往事好象還近在眼前,它是那樣的遙遠而又親近。七四年的冬季正是文革的後期,那個時候我和陳平都在潁河鎮中學裏讀書。有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上午我們放了學踏著滿街的泥濘往家裏走,在我的記憶裏那天的天氣還不是太冷,從天上飄下來的雪花一落到地上就化了,變成了泥水,我們的棉鞋踏在上麵一會兒就被雨水弄濕了。走到鎮街的時候雪越下越大,我怕我的棉鞋濕到裏麵去,就走進了新華書店。新華書店門前有幾階台價,上麵由於是磚,所以上麵積滿了白色的雪。新華書店是一所老式的房子改建而成的,先前可能是一家舊染房,解放前是我們鎮上一家姓曾的地主的產業。當然那個地主已經死了,是土改的時候被人民政府槍斃的。新華書店門前高高的台階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給我留下印象的還有書店裏朱紅色的櫃台。櫃台的後麵是兩個長長的書架,站在櫃台後麵賣書的是一個老人,他戴著一幅老花鏡,沒人的時候他就坐在櫃台的後麵靜靜地看書,那個時候我真羨慕他,他有著看不完的書。那天我跺著腳上的雪走進書店的時候,我看到櫃台前已經站了一個女孩,那就是陳平。陳平回過頭來看我一眼,那個時候她的臉凍得紅紅的,她那一雙長辮子垂在她的身後。我們在學校上操的時候她的發辮在腰裏擺來擺去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她回頭對我淡淡地笑了笑就回過頭去看她手裏的書。我也走近了櫃台,可是那個老者看我一眼沒有說話,他的目光通過那扇打開的門正在看街道上飄揚的雪花。我站在陳平的身邊,我聽到了她細細的呼吸聲,她很認真地看著那本書,最後她把那本書放在了櫃台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