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章 斬禍首叛黨瓦解(1/2)

作者:狸尋獾字數:5932更新時間:2023-10-24 04:49:26

    例如安北都護府本有五萬精兵駐守,在叛亂爆發後南下勤王,留守的兵馬極少,結果被回鶻軍隊一舉攻破,滿城百姓都被這些胡人殘酷虐殺,當楚易一行人到達的時候隻剩下滿地被挖心剖腹的百姓屍首、數百個被放在木炭上烤熟的幼童、近千個被肆意****後虐殺並斬下頭顱的女人……

    而在這場亂世浩劫之中,這等慘烈景象絕不會隻出現在安北都護府一地。

    這樣的浩劫下,也不知會有多少漢家疆土淪陷於異族之手。

    差不多的曆史,在張玉潔前世看過的史書中都有的是——

    唐代安史之亂後國力大衰,河湟、西域等邊疆土地大片大片地被吐蕃等外族侵吞占領,國內藩鎮割據內亂不休。契丹、黨項等胡人借助著中晚唐式微的機會崛起並不斷向原先的漢地滲透……到五代十國時期,兒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人,而黨項人則早已在西北地區站穩腳跟,甚至還打敗了後唐對他們的討伐。

    這些事情的後果是相當糟糕的。

    曆史上的唐宋變革時期,是莊園農奴製衰落、租佃製興起的時期,原有的大地產被分割得更為細碎,導致了大規模發展畜牧業較之從前更為困難。而農業技術的進步帶來的人口增殖則激化人地矛盾,民眾為了糧草需要更多的耕地,導致了牧地的進一步減少和漢民族畜牧業的進一步衰落。

    畜牧業的衰落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畜力的匱乏,畜力匱乏使得之後的宋朝後勤轉運能力極弱,因此極大地削弱了宋軍的作戰能力。畜力的匱乏還使得宋人國內的交通運輸能力減弱,交通的弱化也削弱了國家對基層的控製力和動員力,使得偌大的中原王朝仿佛一個虛胖的大塊頭,空有遠勝過對方的體量,卻大部分很難發揮出來。

    而北方、西北那些既能耕種又能放牧的原本漢人的土地淪於胡人之手,無疑進一步加劇了中原政權牧地少、人地關係緊張、畜牧業衰退、軍隊後勤能力和國家動員力減弱的趨勢。

    更要命的是,這些淪入胡人之手的漢地,同時也是農業較發達的區域。有道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正是獲得了這些農業區的發達生產力支撐,契丹、黨項等外族才得以建國家、立文法,從鬆散落後而且不穩定的部族成功進化成為有著穩定、成熟的軍政體係的強大國家。

    此消彼長之下,漢民族麵對的外部威脅因此而進一步加劇了。再往後的情況,但凡讀過曆史書籍的人都知道。

    地球上原時空的曆史已經夠遺憾夠令人痛惜的了,張玉潔不想讓同樣的曆史再在仙楚位麵重演。既然如此,那麽就動手改變曆史吧。

    改變曆史的第一步,就從寧福海開始。

    身為北疆重臣,三鎮節度使的寧福海,手下有著十多萬大軍,實乃整個西唐最強大的地方實力派。而且從寧福海在魔門作亂的當口悍然起兵叛亂攪亂西唐天下的舉動來看,此人說不定和魔門也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係。寧福海此人,斷然不會是一個尋常的武官將領。

    當然,這些並不足以阻擋張玉潔。

    這天寧福海的心情本來還是相當不錯的,直到他看到劍光為止。

    寧福海是個胡人,有著又矮又肥胖的身軀,滿臉橫肉的麵容和又黑又粗的絡腮胡子。他在下屬麵前十分威嚴,而在西唐朝廷麵前則貌似恭順——當然這恭順很快就會不複存在。

    一大清早的時候寧福海的房間裏便隱隱傳出身體碰撞的響聲和低沉的呻吟聲,寧福海的下屬們心照不宣地紛紛退避,為他們頭上那位一向威風凜然的大帥留出私人的空間。

    不知道自己大禍將臨的寧福海興致勃勃地在床榻之上抖著他的淫威,一位容貌姣好的漢家女子正在這個好色成癮的矮胖胡人的胯下婉轉承歡。寧福海並不怎麽考慮她的感受,完全隻是將她作為自己泄欲的工具使用,爽完之後將昏睡的她扔在床榻上便轉身離開。雖然她也算是出身本地大族,不過在威行三鎮一手遮天的寧福海大帥麵前又算得了什麽呢?雖然眼下寧福海還得在西唐的朝廷之下,按著漢人的規矩來,不過待他舉兵作亂,登基九五,這些猝不及防的漢人將會毫無抵禦之力,然後就讓漢人那些什麽忠孝仁義的規矩見鬼去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