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2章 青雲山脈氣象新(1/2)

作者:狸尋獾字數:5806更新時間:2023-10-24 04:49:31

    神州浩土,青雲山下。

    與張玉潔離開的時候相比,這裏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山腳下的荒地被大片大片地開墾了出來,一座座掛著“青雲朝陽峰天字一號農莊”“青雲大竹峰地字四號農莊”“青雲通天峰玄字三號農莊”“青雲龍首峰黃字二號農莊”之類旗號的莊子分布在了青雲山下的洪川之濱。

    而在青雲山脈的外圍地區,則被開墾出了一片片類似於梯田的藥圃,看樣子是用來種植各類靈藥的。

    在張玉潔離開的這幾年中,青雲門的修真者們開始利用修真的力量改造工具,製造了大量的鐵製農具,發明了一係列用於耕種的機括設施,極大地提高了青雲山周圍的農業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

    田野之中,不少農夫用上了青雲門人發明的機關車輛,隻需要很小的力量就可以推動著翻耕田土;在洪川岸邊,出現了用粗淺的修真符文進行輔助驅動的水車,可以自動汲取河水灌溉兩岸農田……

    農業生產率的提高,解放了大量的人手,使得青雲門周邊出現了頗為寬裕的脫產人員,青雲門得以在所屬人口之中開展掃盲教育和抽調更多的人來為自己開墾藥圃種植靈藥。

    而且青雲門人之前還在張玉潔的指導下對青雲門的太極玄清道進行了修改簡化,弄出了一個簡化閹割版本的功法“清氣訣”給農人來修習,在修習中體現出良好天分的人有機會被青雲門收入門下正式走上修真之途,即使沒能練出什麽名堂來的人,其身體素質也會遠勝過沒有修行過的人,耕種田地的本領強了不是一星半點,更加促進了青雲山地區的農業經濟興盛。

    當然,這點水平若要和西陵國相比那自然是根本不夠看的。在西陵國的農業區裏,通常都是修真一重的農民們使用著各種牌子的農業法寶,僅以耕種的效率而論一個人就能抵這裏幾個農莊。而多年來修真技術的發展中還培育出了各種各樣的優良品種,遠勝過古代社會那些粗劣的糧食作物品種,更何況西陵國煉丹工業的發達製造了大量用於施肥的丹肥和用於滅殺蟲害除掉野草的丹毒,這更是青雲門的農業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農業生產力水平自然強過青雲門無數倍。

    不過,總的來說,青雲門周邊這幾年的農業革命確實卓有成效,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貧民們不見了,農夫們大多麵色紅潤身體健壯,衣著雖不華麗但至少休閑時候可以穿得整潔得體。更重要的是那種沒有希望的貧民們特有的眼中麻木的目光也消失不見,一個個百姓都看起來精氣神提升了一個檔次。

    張玉潔從洪川邊一路朝著青雲山脈的核心區域飛去,隻見她越是深入,裏麵的人類活動就越是密集,和之前山中除了七脈山峰之外其他地方地廣人稀的情況大相徑庭。

    裏麵基本上都是讀書識字和修煉“清氣訣”小有所成的人,在靠近青雲門核心七脈山峰的地方為青雲門種植各種可以直接煉丹和輔助修煉的靈芝仙草,甚至出現了麵向普通人的煉丹、煉器產業——雖然還停留在非常低級的手工作坊的級別,隻能煉製出非常粗劣的丹藥和法器,但這也是個很大的進步了。

    如果換成幾年前,沒有這些年的農業生產大發展,洪川流域根本不可能擠得出這麽多的人脫離糧食種植業來專門伺候靈草,更不用說完全脫離農業去煉丹煉器了。

    張玉潔放眼四望,隻見曾叔常父子倆的風回峰上幾座新建的丹房青煙嫋嫋,想來青雲山上最早的煉丹工廠就是那裏了。

    至於她出身的朝陽峰上,則出現了煉器的工坊,看樣子是成為了青雲門煉器工業的發源地。

    看起來倒是顯得頗有生機的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