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九章 雨水(下)(2/5)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15452更新時間:2020-05-06 01:52:55

    後來因為淮上吃緊,李綱將他們兄弟三個遣送回來後,卻又在八公山被趙官家點了名,也是以一軍統製之身,領兵隨京東兩路製置使張所去了京東;

    老四辛永宗,軌跡與老大基本相同,此時也是一軍統製,不過他的兵馬根本就是大哥兵馬一分為二弄出來的;

    至於四饒堂兄弟辛彥宗,卻也不虛,此人在當日趙老九還是大元帥的時候,便率自己的霸州兵趕到了元帥府,那個時候就是元帥府先鋒統製了,打起仗來,似乎也比辛永宗這個衙內要強一些,不過此番根本就留在東南沒回來。而前幾日李公相有文書送到,更是跟苗劉二將,以及另一個叫王亦的統製,一起編製為了禦營後軍,成為禦營後軍的主將之一。

    平心而論,這五兄弟五統製,在這個特殊時節裏,比林家九個知州都要強一些的,真的是一把胡牌……因為九個知州是幾十年間陸陸續續出任的,而辛氏兄弟的五個統製卻是同時擔任的。

    實際上,在八公山之前,軍中便有劉張韓辛禦營四大將的法,劉是劉光世,張是張俊,韓是韓世忠,這三個都是獨立的方麵大將,而辛卻是指領著一窩子兄弟的辛興宗了。

    然而,好漢不提當年勇,隻眼下造化弄人,善於迎奉的辛興宗一輩子都想不到,自己居然會被潑韓五給搶了聖眷……這簡直滑下之大稽!

    真的是潑韓五的問題。

    不要辛氏兄弟自己,就連禦營中喂馬的都知道,他們幾兄弟落得如今這個局麵,根本就是因為韓世忠三字。

    拋開官家和李綱李相公出於人盡皆知的心理將幾兄弟刻意分離,辛氏兄弟遭遇的兩次重大打擊其實都是在八公山下。其中一個是沒能參與淮北拔營一戰,從而徹底在禦營中成為二流部隊的代表;另一個卻是在整編時,資格極老的辛興宗停在了統製官的位置上,泯然眾人。

    然而,淮北一戰的策劃者,根本就是韓世忠本人,也不知道他是有心還是無意,反正是根本沒在官家身前提這幾兄弟;至於官家整編時的作為,也儼然是為了給韓世忠臉……沒辦法,當時行在要西行,就是禦營左軍和禦營中軍,雙方按照大宋軍隊的傳統,本來就相互抵觸,那要真讓辛興宗冒頭,以潑韓五彼時的跋扈,怕是真能一轉身就偷偷拔刀子!

    都官家偏私潑韓五,文臣們,張俊也,譬如王德王夜叉,一喝酒也扯淡,什麽若非官家偏心韓世忠,他現在早就怎麽怎麽樣了……然而,文臣們覺得偏私,那是文武之爭;張俊張伯英覺得偏私,根本就是勝利者之間爭寵罷了;便是王德,你看他敢不敢在官家麵前扯一個‘偏私’?的好像他王夜叉現在不是禦營中軍裏麵官階最高的那個一般。

    實際上,官家偏私潑韓五導致的最大受害者,不是別人,正是辛氏兄弟,隻不過和張俊、王德相比,辛氏兄弟如今連喊冤的能力都沒……

    “防禦!”

    就在辛氏兄弟愁眉苦臉,枯等中軍那邊敲響鼓聲的時候,忽然間,軍舍外有人遙遙出聲。“防禦在嗎?”

    所謂防禦,乃是防禦使的意思。

    前幾日,陪都中幾位相公連著吏部整理了之前行在各種任命,對著趙官家所指的各種亂七八糟差遣打了一個大略的補丁……譬如張所這種兩路製置使,趙官家稀裏糊塗給人家任命的時候居然沒有提閣職,此番卻是在吏部的建議下從龍圖閣直學士一口氣蹦到了資政殿學士。

    還有馬伸、劉洪道等人,也都補齊了各種待遇,李綱更是專門加了節度使,成為公相加使相的奇葩存在。

    相對應而言,禦營中軍這裏的各部統製們,卻也在寄祿階官上給統一整理了一番,大略都隻是橫行副使那個規模,王德最高也不過是跟嶽飛齊平的第三十階武節大夫,沒到諸司正使。唯獨其中辛興宗此人著實資曆最長,早年間就是遙郡團練使了,這次到底又無過的,所以中樞那邊無奈,卻是捏著鼻子給了他一個遙郡防禦使的職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