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三章 問答(2/5)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15168更新時間:2020-05-06 01:53:05

    現在不是陷入絕境了嗎?現在不是坐著不動韓世忠和五河之間那好幾萬人都要玩完嗎?甚至東京留守司也一個不好要徹底崩盤,整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要憑空消失掉三分之二!

    他根本就是被逼上梁山的!

    人家林衝是風雪山神廟,他是暗夜白河畔,但無外乎都是想時殺氣侵人冷,講處悲風透骨寒。

    也不知道宋江那三十六寇中到底有沒有林衝這個人了,又是不是真的禁軍出身?

    想到這裏,反而想無可想了。

    半個時辰後,悶雷聲還在繼續,但已經從東北方向遷移到了東南方向,而此時色也已經將明未明。可以想見,明之後,金軍必然如預定那般與已經徹底渡河的宋軍發生激戰……而就在這時,趙官家卻忽然起身,上前牽上了自己的戰馬,轉身向白河浮橋方向而去,絲毫不顧此時金軍大隊尚未遠離。

    周圍人驟然陷入慌亂,有人本能牽馬跟隨,有人卻忙不迭去攔,還有人試圖進諫,卻偏偏不敢放聲相對。

    “過河後,”趙玖沒有在意這些騷動,而是看著劉晏正色叮囑。“金軍前軍必然已經接戰,屆時讓赤心隊全軍不必過於遮掩,直接一路向東疾馳遠離戰場,遇到股金軍便主動嗬斥,讓他們讓開道路。”

    身後幾人聞言,瞬間醒悟,卻也沒有再勸,反而佩服趙官家倉促之中還有一些心細之處——須知道,劉晏和赤心隊都是遼東出身,口音根本與金軍中的騎兵無二,而這恐怕也是為何地位更高、身份更可靠的楊沂中去誘敵,反而是劉晏引赤心隊相隨的緣故了。

    就這樣,八百騎兵心翼翼渡過白河,然後翻身上馬,將趙官家與幾名大臣護在中心,便放馬向東。

    事實證明,趙玖不等金軍徹底過去色未明便渡河的決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金軍所有心思都在南麵,雖然沿途撞上了零散幾隻騎兵部隊,卻都隻是一意趕路,絲毫沒有注意到微微晨光下裝束有些不同的赤心隊騎兵。

    上午時分,全軍安然無恙抵達了南陽正東方向數十裏開外的青台鎮,並在此處通過一座石橋渡過了泌水。

    到此為止,全軍稍歇,飲水用糧、卸甲喂馬,然後絲毫沒有吝惜寶貴戰馬的意思,便複又匆匆啟程——這沒什麽,因為平日裏之所以把戰馬當寶貝,就是為了眼下這種情況!

    但問題在於,趙官家一馬當先,居然直接向東馳去!而非順著泌水南下!

    這個時候,下麵的士卒且不提,隊伍中的二號人物,狼狽跟上的禦史中丞胡寅卻是終於一個激靈反應了過來,趙官家不是要去襄陽!而是要去東麵……去東麵,總不可能是去見張俊的,十之八九是要轉向去鄢陵!

    當然了,到這個時候,隨行幾人中,恐怕也就隻有一旦牽扯到軍事問題,就絕對是個絕頂廢物的胡中丞是剛剛反應過來了!

    不過反過來,一旦不用考慮軍事問題,這胡明仲卻立即又是那個昔日拿捏韓世忠如拿捏孩子一般的絕頂聰明人!

    故此,一旦醒悟,抱著馬脖子茫茫然跟在趙官家身後的胡寅,便立即亦喜亦憂起來,

    喜的是,官家終究沒有墮了心氣,沒有選擇放棄主動去什麽襄陽規避,還是那個淮上雪夜渡河去見張俊的趙官家;而憂的是,結合著之前他與劉子羽、李光等饒多番爭執,胡寅開始懷疑起了官家此行一定要帶上自己的理由……總不會是擔心他胡明仲留在南陽,會壞了軍事上的局麵吧?

    他胡明仲在官家眼裏,難道隻是個會敗壞局麵的人?

    一念至此,這位禦史中丞既羞且憤,卻又隻能咬牙不言,因為這個時候什麽、想什麽都沒意義。

    下午時分,八百騎兵抵達舊唐州、現在南陽府最東賭中陽山地區,全軍放緩行過山區,隨即趙官家下令二度引水用糧,而再度起身後,卻又下令讓一半軍士就地棄馬往比陽而去,剩餘四百人,一人雙馬繼續行軍不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