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四章 殿試(下)(2/4)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9866更新時間:2020-05-14 09:23:16

    但政治語言這個東西就是這麽有趣,一個輕佻便能表達出很多東西。

    當年哲宗皇帝去世無嗣,太後與宰執們議論諸親王繼位,結果當然是時為端王的趙佶,也就是後來的太上道君皇帝成功勝出。但這期間,反對派宰相章惇一句‘端王輕佻,不可以君下’,卻也伴隨了趙佶後來幾十年的皇帝生涯。

    因為這句話太過於一針見血了。

    太上道君皇帝趙佶,就是‘輕佻’,就是‘不可以君下’。而數年前,曆史更是拿半個國家的淪陷、京城的空廢、皇族的盡擄,乃至於千萬條人命來驗證了這句話的精妙。

    故此,李光此時輕佻,堪稱絕妙的傳達出了他的意思——成例二字雖然可以堵人嘴,卻不能屏蔽人心,那個成例是壞了下的太上道君皇帝做出的壞成例,官家不該學,宰相們也不該放縱,否則,就有點當日六賊哄著太上道君皇帝那般可笑了。

    這是一個很嚴厲的指責,哪怕此時勉強算是私下閑談,呂好問也必須要做出正式回應。

    而果然,稍做思索之後,呂相公便放下茶碗,緩緩以對:“當今之世,實乃宋金全麵交戰之時……我以為官家的極妥。而前些日子,胡安國入覲,言當今之世,當以軍事為先,又言兵事不可假於人,我也以為是妥當的。”

    這便是要搞先軍政治,軍事為先,那麽臨戰之時,再怎麽拉攏軍中大將,總是可以接受的。

    李光微微一怔,卻又搖頭不止:“話雖如此,但嶽飛本就以二十七歲領少保、加節度使,堪稱位極人臣,官家此舉,過猶不及……我暫且直言,讓嶽鵬舉得此出身,下方議論倒也罷了,可是其餘諸帥心中何能平?”

    “若心中不平又如何?”就在這時,一直倚在座中品茗不語的樞相汪伯彥忽然插嘴。“其怨在上,還是在嶽?”

    李光一時語塞,繼而一時醒悟,再繼而便閉口不語。

    話,可能是李光自己剛才的直接,所以汪伯彥的話接的更直接——若是其餘幾個帥臣心中不滿,這股不滿是會對著趙官家呢?還是會對著嶽飛本人?

    當然是對著嶽飛本人,這個答案不言自明。

    因為趙官家對韓世忠、李彥仙、張俊那些人拿捏得也格外有水平……而且平心而論,看這幾個人看往日表現,他們對官家的畏服還是很明顯的,包括很講究的王彥、閭勍等人,甚至包括有些楞的王德,這些武將性格各異,毛病也都有,但一個能作戰,一個有忠心,卻是所有人統一的認識。

    甚至有時候,幾位宰執自己都會嘀咕,眼下這個世道,尤其是殿中那位正在瞎扯淡的官家登基之前,下軍將動輒降叛,輕易動搖,然而這官家啟用看重的人,不文臣,便是幾位武將,卻也從不至於大節有虧……他如何就能把這些人給拎出來的?

    要知道,很多時候,臣子們對這位官家的尊重與畏服,根本就是來源於這位官家的識人之明、羽翼之重。

    而且不提這些東西,回到嶽飛這件事情來,若是帥臣們的不滿隻是針對嶽飛,那從為人君的權謀角度來,那豈不是更好?更能確保最年輕、兵力最強的嶽飛做個孤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