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八章 疑雲(2/3)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8822更新時間:2020-06-01 13:39:07

    “不能發八字軍去援嗎?到底,陝州總是跟中原近一些的,交通方便,若完顏婁室真來攻陝州,禦營二十萬大軍,哪裏不能抽調兵力去援護?”

    不得不,朝議還是有效果的,最起碼能讓不知兵的大臣們稍微弄懂一些局勢。

    但與此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朝議反而使得一些戰略選擇的兩難清晰無誤的展現了出來,譬如最大的機動兵團,也就是韓世忠部去長安還是去洛陽?此時要不要發禦營後軍來援?王彥的八字軍可否適當調度,向西援護?

    每個動作,都有它的利弊,但必須要做出動作,否則便是貽誤軍機,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大略聽明白利弊的官家和宰執們一起來一錘定音了。

    當然了,畢竟是經曆了兩三年的戰事磨礪,趙官家還是有些經驗和決斷的,他稍作思索,便在心中有了大略定論:

    首先,軍事上的事情發生爭執,還是該聽專家的,所以這些爭執應該以劉子羽、胡閎休等參軍,王淵、曲端、王德、王彥等將官們的意見為主;

    其次,趙玖本人總覺得完顏婁室這次出兵有些奇怪,顯得雲裏霧裏,但這種雲裏霧裏的表現配合著完顏婁室的名聲卻讓人大意不得……所以,一麵需要在全局戰略上留足餘地,一麵卻又該針對完顏婁室這先冒頭的一部主力全力以赴。

    “朕意已決。”

    稍作猶豫之後,趙玖便於禦座中凜然出聲。

    而隨著燭火搖曳,殿上二三十人也一時嚴肅靜聽。

    “韓世忠出南陽,走武關,去長安。”趙玖當先而言。

    “臣附議。”呂好問立於殿中階下,當先做答,其餘三位宰執也齊齊拱手行禮,表示附議。

    當然附議!難道還要反對?

    這本就是二選一的事情,利弊已經得很清楚了,本就是要趙官家當場選擇一個出來,然後宰執們附議,來達成一個中樞決斷。

    所以一言既出,便無人再爭論此事,旁邊相候的林學士等近臣,也已經按照昔日淮上八公山舊例,當場開始擬旨了。

    官家決斷,宰執讚同,內製發詔,詔成,便是一道代表鱗國最高權威、不可置疑的軍國政令。

    “官家。”

    趙官家先做了一個戰略決策,剛要繼續下去,禦營都統製王淵忽然出列,當眾提醒了一件事:“武關守將辛興宗與韓世忠仇怨,人盡皆知,軍國重事,須做提防,莫要生無端之變。”

    趙玖心下恍然,麵上醒悟,卻是當場扭頭對正在書寫旨意的近臣下令:“翰林學士林景默。”

    “臣在!”林景默心下一突,但身形不急不緩。

    “旨意完備,你便親自送去,然後朕再與你一麵金牌,務必隨韓世忠進發長安,保證沿途不生事端。”

    林景默平靜俯首稱命,然後繼續低頭書寫旨意。

    “非隻如此。”得到提醒的趙玖複又連連吩咐。“著翰林學士李若樸去陝州李彥仙軍中,殿中侍禦史萬俟卨去濟州尋嶽飛,中書舍人範宗尹去徐州尋張俊……起居郎虞允文去白馬津尋張榮……此去軍中,皆有金牌代朕權威,但不許幹涉軍事,是要你們協調各軍矛盾,和緩地方與軍中不妥。”

    被點到名的,有李若樸、範宗尹在場,當時稱命。

    但戶部尚書林杞複又提出,虞允文既是張榮女婿,便該避嫌,且其人資曆過淺,當不得此任……關鍵是,張榮那裏眼下局勢正常,沒必要將女婿送過去以示誠意,這樣,非但顯得局勢過於緊張,也顯得不夠信任張榮翁婿。

    本就對這個任命有些遲疑的趙玖即刻醒悟,複又更改人選,乃是讓一位監察禦史喚做李若虛的,也就是李若水和李若樸的另一個兄弟,出白馬津以作協調……而這便是朝議的目的了,真是需要扔硬幣一般的決斷自然是趙官家來做,但不耽誤大臣們拾遺補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