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無二(2/5)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25178更新時間:2020-06-01 13:39:14

    “官家。”就在這時,禦營都統製王淵也趁勢開口。“臣以為此時出兵正在其時,昨日王副都統回報,婁室於端午日率大軍渡過白水,卻停在蒲城與美原之間的湖畔安營,儼然是畏懼炎熱,以求臨湖避暑,此時趁敵不備,且與活女部脫離,速速將其圍上,正好能將金軍堵塞在湖畔!”

    “我隻以為金軍不止是在避暑,倒像是在引誘我們。”劉子羽毫不遲疑,重複了一遍他昨日的立場。

    “引誘又如何?”王淵當即應聲。“金軍哪裏算得到我們有那麽多兵馬?他這三萬人隻有兩萬真虜,我們合十萬之眾,完全可以一戰而破。至於再撓婁室之後,已經無用了。因為丹州已經被活女攻下,被隔在梁山以北的龍門渡與已經失陷的白水城一般,其實已經很難防禦,若北洛水通道被截斷,婁室也可從容取道偏上遊的龍門渡為糧道。再了,以婁室的才能,撓後路未必能成。”

    劉子羽毫不遲疑,當即再度駁斥:“撓後路不成,吞前軍就成?”

    言至此處,劉子羽複又拱手相對趙官家:“官家,莫忘了曲端臨行前是何言語,彼時讓他北走正是要他撓婁室之後。”

    “彼時何曾想過吳玠如疵用?”王淵也毫不客氣。“劉參軍,形勢一日三變,我們也當隨機應變,強守舊策未必就能安穩!咱們眼下是真的有一戰之力的!”

    劉子羽沉默一時,但很快搖頭:“金軍遠來,並不能持久,夏日暑氣之後,連上秋雨,他必然退兵。”

    “你怎麽知道他必然退兵?”王淵到底是積年的將軍,資曆也在這裏,卻是步步緊逼。“若他休養過了這陣子暑氣,不急不慢逼退了同州韓良臣、再匯集河東金軍攻破了渭水,然後知道官家在長安,拚了金軍十萬條性命也要將長安攻下,絕了皇宋前途又如何?!你怎麽知道婁室是在誘敵?你們知道金軍不能持久?你我們在賭,你這般固守,坐視金軍從容往來,難道不是在賭?”

    劉子羽麵色微變,但還是緩緩搖頭:“金軍虛實,婁室心思,你我誠然不曉,誠然都隻是猜度罷了……以此來辯,我不能讓王都統心服,王都統也不能讓我心服。”

    “所以,無論如何,足下都是不同意出戰了?”王淵冷冷質問。

    “然也。”劉子羽搖了搖頭,之前緊繃的身體似乎突然間放鬆了下來,然後複又昂起首來,轉身對著今晚來聽日報的長安城內實權文武環視一圈,最後轉回趙玖方向,方才拱手一禮,並嚴肅相對。“官家,臣為樞密院都承旨領職方司,受任禦前參謀軍事,自當盡心盡力,而臣所思,便是謹守不出四字而已……官家總領百官萬民,或許有所決斷,但無論如何,臣都當將自己意見誠實奉上,如此而已!”

    趙玖微微點頭,便欲開口。

    而這時,因為兄弟俱列坐,所以長久以來一直很少發言的劉錡卻是忽然起身:“官家,臣有一言,或可解一時疑難。”

    “來。”趙玖抬手相對。

    “可讓曲經略、吳都監(吳璘)暫往寧州匯集,然後過子午山、經沮水出坊州,與吳經略(吳玠)合兵。這樣,若官家何時欲發大軍往白河畔野戰,他們也可以何時從坊州南部南下支援,若官家欲撓敵之後,也可以讓他們合兵一處,往攻金軍北洛水河口大營……便是活女盤踞丹州道路也會危險,屆時婁室不得不退。”劉錡緩緩言道,卻是給出了一個聽起來還不錯的純軍事意見。“而官家,也可趁機發旨意,問問曲經略、吳經略戰守之事。”

    且,趙玖與堂中諸人聽得清楚,自然知道劉錡此番策略的真正意圖……通過延緩給曲端下令來繼續和稀泥。

    當然了,對於堂內許多頭腦精明的政治動物們而言,劉錡這番和稀泥可能還有一層關於帥位的考量。

    不管是謠傳的那般趙官家一旦決意出戰便親自臨前線,又或者是以宇文虛中掛帥,但無論如何,正如之前在鄢陵也隻能讓嶽飛代為指揮一般,前線總是需要一位軍帥實際上負責代替指揮的,而這個軍帥位置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很可能一戰成功便要加節度使的。

    那麽,在韓世忠無法輕易離開同州的情況下,劉錡長兄劉錫、曲端、王淵,便是理論上三名實際主帥的候選了……今日王淵表現突出,幾乎要壓倒唯一的反對派劉子羽,身為劉錫的弟弟,此時支派曲端南下,自然引人遐思。

    不過話回來,這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除了劉子羽一般會不留情麵外,也無人會直接點破,而且此時也確實需要和稀泥的手段,偏偏劉錡這個主意從軍事角度來到底算是個好主意,所以即便是劉子羽也意外的沒有什麽,趙玖也即刻從善如流,直接讓林學士當場寫幾封分別給曲端、吳氏兄弟的‘使相鈞旨’。

    而就在林學士書寫不停,‘日報軍議’也在繼續不停之時,堂外忽然一陣騷動。

    對此,眾人並不在意,儼然已經習以為常。

    畢竟嘛,時間已經相當晚了,而長安城內外兵馬雲集,防備嚴密,一到晚間便宵禁,此時騷動隻有可能是緊急軍情送到,實際上,之前也多次遭遇類似情況,譬如端午節後金軍主力離開白水城,越過白水南下,彼時便是前線各路軍官忙不迭的來發訊息。

    故此,上下隻是一起噤聲,除林學士繼續書寫不停外,都隻待楊沂中出去親自交接文書。

    片刻之後,楊沂中匆匆回來,果然帶了一封文書,而趙玖接來打開一看,心中一動,卻又當場失笑,並直接開口:

    “你們有誰認得李永奇的?”

    座中許多人麵麵相覷,然後幾乎所有西軍背景之人,從劉錫、劉錡兄弟,到坐在門內位置的田師中,再到立在趙玖身側的楊沂中,幾乎是齊齊拱手出聲。

    便是宇文虛中也在旁撚須相對:“臣也知道此人,綏德軍出身,乃是當地黨項大豪,婁室上次占據延安後,他全族被隔絕在後方,便直接引部眾投了西夏,因為是黨項名族,所以頗受重用,婁室也因為粘罕與西夏關係曖昧,不曾追究。不過,之後不久,李永奇便曾使人以蠟丸藏絹,把文書送到了臣這裏,是心係國家,隻因官家有不許降金旨意,怕日後無法相見,所以仿效黃權投魏雲雲……臣之前便是通過他請西夏出兵的,隻是西夏沒答應而已。”

    趙玖微微頷首,讓楊沂中將文書轉呈給了左手第一位的宇文虛中,卻又感慨開口:

    “西夏沒答應,他便自己擅自答應了,胡寅加急文書在此,是李永奇見西夏無意出兵攻金,便幹脆假傳西夏國主旨意,取簾地四千多匹戰馬,帶著本部兩千餘部屬,然後沿著橫山向西繞行南下,他們沿途散盡家財,一麵招募橫山蕃部,一麵抵禦追兵,等到慶州為吳璘部所接應後,兵馬已經到了四千滿額之數,且俱是騎兵……你們,此人可信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