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九章 山水(2/5)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14104更新時間:2020-06-01 13:39:15

    而巧了,趙官家也想知道,於是他派出了林景默和楊沂中,領著隨禦前班直行動的許多進士一起行動,先從同樣充斥了許多隨軍進士的禦營中軍開始,全麵點驗部隊。

    實際上,一直到此時,這位官家方才通過這種方式,借著吳玠搞出來的這個統一行軍序列,弄清楚了此戰自己部隊的真正人數。

    沒錯,都是關西這裏有十萬大軍無誤,但很顯然,各部良莠不齊,編製不同,不聚集到一起當麵數一數,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你手裏到底有多少部隊,又都是個什麽樣子。

    而經過楊沂中與林學士等人頂著烈日、近乎一整日的辛苦查驗,臨到十裏外的那個預定營寨之前,多少是計算出了一個隻能還算差強人意的結果:

    其中,八字軍兩萬眾來了一萬九,算是近乎滿員的……畢竟嘛,王彥部雖然去年年初在鄢陵城下稍有折損,但往後一年一直屯駐鄭州,挨著東京之餘也能及時獲得河北流民的補充。

    但從行軍部屬來看,八字軍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問題,那就是私人屬性太重,所有人都知道八字軍的首領王彥在軍中享有無上權威,而此人素來禦下嚴厲,偏偏又有些心眼,所以對軍隊抓的很緊。

    於是長久以來,八字軍部隊內部隻有焦文通、孟德二位統製官,去年趙玖親自幹涉,才迫使王彥又提拔了一個劉澤為統製官,一個範一泓為統領官,但即便如此,此番出征,他也找理由將世出名門的範一泓領著千把人留在了汜水關。

    據楊沂中彼時所匯報的‘不可靠傳聞’,王彥似乎跟這位心腹老下屬也鬧翻了,他認為範一泓直接接受東京調令是想攀高枝,算是背叛了他。而如果趙玖沒記錯,這應該是繼嶽飛、傅選之後,這位能力、忠心、抗金決意都毋庸置疑的節帥,第三次跟下屬鬧翻了。

    但不管如何了,回到眼前,王彥部一萬九千眾,俱是禦營中軍待遇,披甲率近五成,居然隻有他的中軍和焦文通、孟德、劉澤三名統製官,分為四部而已。

    而相對應來,最前列的王德部所領,經曆了數次整編,實際上由趙玖直接控製的禦營中軍另一大部,就顯得精悍的多了。

    王德以下,張景、喬仲福、傅慶、辛永宗、辛企宗、酈瓊……除駐守藍田要衝的呼延通未至外,合計七部,王德部四千,張景部三千,辛永宗部兩千,其餘每部兩千五百人,刨去少許減員,也是大約一萬九千戰兵,披甲率卻在七成偏上。

    換言之,所謂號稱四萬之眾的禦營中軍,其實大約隻有三萬八千眾。

    但這些部隊,尤其是王德等部,勝在早在南陽時期便得到了東南、巴蜀、荊襄的財政供給,有充足軍餉和優先的裝備獲取權,他們就在趙官家眼皮子底下駐紮、訓練、補給、整編,相當程度上由趙官家直接控製,而官家嘛,畢竟是不用喝兵血的,他喝兩位貴妃家裏的血就能活,所以這些部隊,著實有看頭。

    實際上,這個七成以上的披甲率,本身就是一個僅次於禦前班直、可能隻有嶽飛部能與之持平的可怕數據。

    而不管如何,這支部隊,加上王彥部那些對金人有血海深仇的河北八字軍,所謂禦營中軍三萬八千眾,正是此戰中趙玖真正的底氣!是毫無疑問的主力!是所謂奇正之軍中的正軍!且是正中之正!

    至於陝西西三路兵馬,也就是熙河路、秦鳳路、利州路這三支部隊,當然也算是正軍,而且出乎意料,經過點驗,林學士和楊沂中發現他們居然超員了……三路兵馬,拋開其餘各部支援的騎兵,居然有三萬四五千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