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四章 辨經(2/5)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15782更新時間:2020-08-05 14:03:39

    “這不是楊時?”聞得此言,隔著七八十步,一處廂房內,坐在窗後的趙官家問了一個不該問的問題。

    隨行諸人麵麵相覷,不等楊沂中接口,旁邊呂本中便茫然相對:“官家,龜山先生(楊時)都快八十了,靖康前便是重臣,且之前官家登基時他還曾一度隨侍行在於南京(商丘),建炎二年到南陽後,臣記得家父還曾代朝廷又一次征召過他……官家如何全都忘了?”

    趙玖啞然失笑,旋即挑眉:“不瞞居仁(呂本中字),朕當日墜井,真曾忘了許多事,後來大略記起來一些,卻還是有些糊塗。”

    呂本中趕緊點頭,那件事情事關他父親的上位秘辛,他不願意也懶得多想,便直接隔著半掩的窗戶介紹:“好教官家知道,此人是龜山先生(楊時)弟子,喚做羅叢彥,號稱豫章先生,也是堂堂道學名家,東南大儒。”

    趙玖聞言頷首,卻又好奇再問:“楊時這把年紀,又是程門嫡傳,連弟子都是堂堂大儒,那他在諸位道學、理學家中,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吧?”

    呂本中當即訕笑:“官家此言倒是一語中的,關洛之後,道學駁雜,但眼下前二的人物卻是沒什麽異議的,正是龜山先生(楊時)與青山先生(胡安國),其餘各家都要矮上三分的。。”

    “那你父親和你們呂氏家學也是要矮上三分了?”趙玖追問不止。“不是你父親與楊時號稱南楊北呂嗎?”

    呂本中無奈訕笑:“不瞞官家,那是算上學派……家父承襲呂氏家學,龜山先生則承洛學正統,而若計量道統,家父到底還是能與青山先生相提並論的。”

    “朕就嘛!”

    這些日子大長見識的趙玖徹底恍然。

    原來,眼下這個在野學派上的局麵,很有些他穿越前看的那些高端修仙與武俠的味道,既要講一個名門正派與幫會路線的區別,又要比拚門派實力,還要講掌門饒修為。

    具體來,就是道學算是主流的名門正派(還有很多其他學),而胡安國與楊時,還有呂好問,毫無疑問是其中泰山北鬥一般的人物,放在武俠世界觀裏那就南慕容北喬峰外加鳩摩智的感覺,放在仙俠世界觀裏就是僅有的三個元神期大潰

    不過這其中,胡安國有兩點不如楊時的地方,一個是他曾經向楊時討教過學問,有半個師生名分;另外一個是他水平上來後,有了開宗立派的修為,卻終究沒來得及開宗立派。

    而呂好問呢,他通過家學這種傳承方式來搞道學研究,然具有一定宗派身份加成,卻不免又不如人家楊時的程門洛學那麽強大。

    所以,雖然各種並稱,但實際上,三人中楊時才是真正的正道魁首,修為、門派勢力,甚至年紀,都是眼下現存的道學體係第一人。

    可就是這麽一個人,快八十了,還顛簸顛簸帶著自己的師弟、弟子跑來東京城,可見呂好問忽然創立一個原學,然後想當聖人這事惹了多少人了。

    話與思索之間,那位豫章先生又站著講了一些龜山先生楊時在東南這幾年獲得的新學術成果,便主動退下,然後依然不是龜山先生楊時親自上場,乃是換了一個年輕人上去繼續控場。

    “這是李侗,號稱延平先生,算是龜山先生子弟,也算是豫章先生子弟……洛學正傳所在。”呂本中主動介紹。

    趙玖連連頷首……轉換了思路以後,這位官家登時通透,如何不知道楊時與這羅從彥、李侗老中青三代,便是洛學二程嫡傳所在,也就是現任掌門人和往後兩任內定掌門人了呢?

    就在這時,稍顯年輕的李侗上場後卻脫口而出:“諸位,不知道諸位會不會對課(對對子)?”

    下方眾人自然是轟然一片,對聯這種東西就是從宋初開始興起,然後大行其道的,乃是目下士人學生們之間常見的娛樂手段,也是訓練詩詞的手段之一。

    而很顯然,這李侗雖然早早得了延平先生的名號,但究竟年輕,不如之前羅從彥那般死板,所以上來便主動帶起了圍觀太學生、士人們的情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