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蠟燭(2/5)

作者:榴彈怕水字數:14072更新時間:2020-09-03 09:30:32

    陳公輔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而王庶卻又再言:“還有一事,估計今日秘閣會上就要說了,嶽飛有密劄送到,卻是公開寫的,乃是請戰的意思……”

    “這算什麽?”陳公輔反而不以為意。“嶽飛是河北人,他剿匪匆匆回來,路上知道議和消息,又未得官家安撫,自然匆匆上書……”

    “韓世忠、吳玠已經在路上了。”王庶脫口再對。

    陳公輔沉默了一下,但還是搖頭:“二聖將至,官家總是躲不開的,到時候總得滿朝文武一起去迎,韓吳二人不比嶽飛彼時尚在平叛,也該來的,隻是遠在關中,總要提前喊一聲的。”

    “怎麽說都有理!”王庶再度冷笑,卻是直接站起身來。“也罷!咱們且走吧……差不多到時候了。”

    陳公輔微微頷首,也隨之起身。

    二人皆身著紫袍,一起下樓,卻是驚得樓下那七八個剛剛去做邸報回來的太學生一起站起來,尤其是其中兩個,估計是之前說什麽‘利市’、‘說不得’的,幹脆直接嚇得跳了起來。

    但所幸這兩位大員根本沒有理會這些學生,隻是兀自出了酒樓,往東華門而去了,繼而又引得這群死裏脫生的太學生們一陣豔羨……雖說秘閣遭遇到了一次圍攻,但朝野還是看出來了,能參與秘閣會議的,本身就超脫出了尋常官員的範疇。

    尤其是這種組織形式還得到了趙官家在後宮的默認……那說不得以後遇到非常之時就會變成一種成例,繼而給相關參與人員一定的政治身份加成。

    事實上,經此一回,民間已經有了新說法,說是官家登基以來,一直有意無意在削弱內製官和內侍省的權柄,放權於兩府、六部、九寺、五監,本就是要以此來收買朝中上下,以提前防備二聖複位的。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前提都是錯的,推斷自然也顯得無稽……隻是民間認定了,或者說就喜歡講二聖回來便要複位這種荒唐說法,方才會有這般傳言。

    轉回眼前,王、陳二人離開這棟重新營業不久的正店,直接轉入宮城,入崇文院,過都堂,上秘閣,未過多久,其餘中樞大員畢至,卻依舊是劉汲開口主持了會議。

    不過,劉相公一張嘴,便讓滿閣目瞪口呆起來:“兩位太後被金軍困在黃河北岸,誰去接一接?”

    “金人是在戲耍我們嗎?!”王庶當即大怒作色。“這等事情也敢做?!”

    而非止是王庶,便是李光、劉大中等人也都作色,一時間秘閣中亂做一團。

    然而,見到閣中混亂,出麵的劉汲,幾位宰執、鴻臚寺卿翟汝文、禮部尚書朱勝非這幾個明顯知情之人卻反而麵色尷尬起來……顯然是有內情的。

    而過了好一會,劉汲方才有空隙說出實情。

    原來,正如之前陳公輔王庶所討論那般,不知道是金人故意為之,還是信息渠道導致的混亂,金人放還俘虜卻是分批分次的……最開始是燕京的幾位帝姬、貴女,如今怕是都已經到揚州了;然後是一批五國城的帝姬、貴女,以及一批年紀比較小的宗室子弟,此時也已經在去揚州的路上了;接著是一批被擄走的大臣家眷、子女,前幾日剛剛到,朝廷正在商議表彰和恩蔭;而眼下這一波,卻是二聖的皇後、嬪妃為主……這其中,重中之重的自然是兩位太後,也就是太上道君皇帝的鄭太後,以及後宮那位官家的‘生母’韋太後了。

    然而,可能幸福來得太突然,這些人一直被往南送的時候都幾乎不敢相信……而別人倒也罷了,都隻能是屏息以待,但是韋太後那裏卻有些問題。這位太後不知道是覺得自己有所恃,還是對北國經曆怕到了一定程度,又或者是被動當的這個太後,沒有基本的政治素養,反正她是幹出了一件讓人無語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