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 庶務分析 下(2/2)

作者:三四三九字數:4408更新時間:2020-01-09 23:00:02

    “諸君又可知渤海都督府高句麗的賦稅更比奚人還要重。奚人是以戶為單位收取賦稅,高句麗卻是以口為單位收取賦稅,成年高句麗蠻民每年需繳布一匹,七歲以上未成年人也要繳布二丈。要知道,高句麗與契丹相鄰,雙方聲息相聞,同是蠻夷,為何厚此薄彼?是故高句麗常常拖欠賦稅,一旦地方官吏稍有催逼,便聚眾作反,實則都是心中不平之故。若要安定外夷,便當重新與之約定稅賦。如此一來,夷民必人人心悅誠服,不但不會再反,甚至還會拚死為大唐征戰,何樂不為?”

    唐無言道:“原來如此!征召在軍的夷兵,則比照漢軍之例,免其家賦稅。從軍所需的一切兵器鎧甲糧食等,皆由軍中供給。如此一來,想必諸夷應當會真心順服我了吧!”

    “這些人怎麽可能?必須漢化他們,他們沒有文字也沒有曆史記載,故讓其各個首領之子女,入我大唐學習儒家經義,著我漢家衣冠,我漢家之言,如此三代之後,可還是蠻夷?不親唐者,殺!!其次,將唐民遷徙至遼東之外,移民實邊,鞏固疆界。”

    “解元之謀甚大!不過”李複皺眉道:“解元所三策,第一策改革賦稅,是為收民心;第二策免去士兵家中賦稅徭役,是為收軍心;第三策降低蠻夷賦稅,是為收蠻夷之心。這三策皆是妙計,隻是歸根結底,就是減稅,都使得官府所入大大減少,長此下去,易州還能有足夠的錢糧養兵嗎?”。

    華興笑道:“開元十年,全國清查戶口,三萬七千二百二十七戶,以五口為一戶,計有十八萬人。所謂三年之蓄,則有一年之積。以此算之,可以四戶抽一丁,而不至於影響民生。如此,則可征兵萬餘人。如今雖然減免了賦稅,但易州之兵總計也就三千人而已,又怎麽會養不起呢?須知,以前郡縣收到的賦稅還需要上交朝廷,中間還可能會被各級官吏侵吞,運輸路上還有損耗。而現在轉運使是咱們的人,報些災,不問朝廷要錢,朝廷就謝謝地了。所以收來的錢糧賦稅全部都可以自行留用,即便減少了賦稅,養活這萬餘兵馬和各縣官吏仍是綽綽有餘的。”

    薛直聞言,心下默默盤算了一陣。即便單算漢民,若每戶能有二十五畝地,畝產按最低的二石來算,一年所收的糧稅也該有五萬五千石。就算除去萬戶軍戶的糧稅,也還能收到四萬四千石。其他還有關稅、市稅等稅種,還有蠻民需要交納的賦稅。這樣算來,的確是足夠養兵而有富餘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