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規矩(1/3)

作者:鳴佐屋字數:7772更新時間:2020-01-14 12:52:33

    這艘福船劈波斬浪的,航行於大海之中,船行四日後,望鬥裏的水手通報了地標。地標顯示他們的海船正在通過登州外海的廟島列島。北邊就是旅順。旅順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與山東半島形成夾角,確保了渤海的安全。旅順是然的優良港口。

    漢代時屬遝氏縣。東晉時名“馬石津”。隋唐時謂“都裏鎮”。元代時稱“獅子口”。明洪武四年(1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複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明

    永樂十年(141年)由都指揮使徐剛改木柵內用夯土外圍磚砌修建了北城。城周長一裏二百八十步(一裏為一百八十丈,一步為五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城門二:南曰靖海,北曰威武。同時,徐剛還督修了一座南城,城周長一裏三百步,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五尺,門二:南曰通津,北曰仁和。北城是旅順口軍事指揮機構的所在地,用於屯兵;南城是海運機構所在地,用於儲物。當時運至旅順的軍需物資,先要在旅順臨時儲存然後再分發轉運至遼東各地。至此旅順算是一個正式的軍港了。

    船行於此,自然也會偶遇旅順的官船和來往運輸的貨船。忙碌的海道。巡弋的官船戰艦。一見這船打的是登州水營的旗號。也就沒有遇到任何官船上來盤查。到第五下午日落時分,福船順著膠東半島成山角駛出渤海,進入黃海海域。黃海的名稱來源於它的水域水色呈黃色,由於曆史上黃河有七八百多年的時間注入黃海,使得河水中攜帶的泥沙將黃海近岸的一部分海水染成了土黃色,因此而得名。

    渤海灣是很多河流的入海口,如海河、遼河、黃河、等等所以有大量的淡水流入使渤海的海水密度要低於黃海,在坐船穿越黃渤海分界線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沉降感覺。

    船頭上舉目眺望遠方,夕照下的黑色海岸線,按那些水手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應該就是山東陸地最遠處,那麽那個黑點就該是威海衛了李駿默站在船頭上眺望著。他是詢問了一個水手後才得知這些的。

    明朝1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取威震海疆之意。

    一聽見威海,這兩個字。李駿默心裏一下百味。隨口而出中日甲午戰爭。“李賬房,什麽中日甲午戰爭呀,”旁邊一水手疑惑的問道。“沒什麽”李駿默回答道。但是心緒亦然想起那些記憶。

    威海於,清光緒元年(1875)始建炮台,設北洋水師提督署,駐水雷營,置製造所和水師學堂等,於海灣南北兩岸和劉公島、日島、黃島等地新築炮台多座,成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軍基地。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因威海衛地勢險要、設防強固,決定避開從港口正麵進攻,集結軍艦5艘,陸軍5萬餘人,由榮成灣之龍須島登陸,迂回側後攻占南岸炮台,海陸夾攻威海港。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威海失陷。

    如果,最開始的李駿默上船時還帶著那麽一點興奮。然後當這些日子過後,才深刻的體驗到航海的辛苦與寂寞。他記得有這麽一句話,十年的陸軍百年的海軍。意思就是想要建立強大的陸軍隻需要十年,而想建立強大的海軍則需要百年時間。李駿默看著周圍忙碌的水手,望了望,望鬥,回頭看了看,船舵手,再望下看了火炮手。這一刻他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