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楔子(下)(1/2)

作者:清嶽字數:8064更新時間:2020-01-06 09:37:00

    下九州,分為五個主要部分——東極、西域、南蠻、北荒、中州,每一個主要部分占地廣袤,除了中州獨自是一州之地外,其餘四個主要部分,皆是擁有著兩州的版圖。

    下九州這五個主要部分,若論廣袤程度,中州雖隻有一州之地,但卻是當之無愧的九州之首,一州能頂其餘八州任何三四個州的方圓麵積!

    中州江湖亦是最為繁華,是下九州“俠氣”最為濃厚的一個地方,但這不是中州就是最好了。東洲江湖雖然不如中州繁盛,卻也不怎麽弱,有道祖一手開創的南北道宮名聲享譽下九州。

    而且東域的東極帝國亦是強盛繁華無比,在東域近千大大的王朝中,算是一頭“龍”,穩穩壓著其餘所有王朝。

    咱們且不這些江湖和廟堂,隻下九州的靈山秀水,便能一口氣上三三夜都不完一個大概,更別還有各種令人敬畏的地奇觀了。

    在東域這塊山山水水不知綿延幾千裏幾萬裏的地方的東南角落裏,有一個名叫“歸躊山”的大山,歸躊山在當地頗有些名氣,十裏八鄉都比較出名,除了大雪封山的冬季以外,幾乎都有不少山譙野夫上山打獵采藥,山下便是念伊河,這條倚靠青山的河水,也有自己的故事,傳當年一位下凡的仙女和一位當地的樵夫相愛,纏綿不久,那位下凡的仙女便被上仙神強行抓走,那位樵夫從此便在歸躊山的山巔念著那位女子的名字,最後化為了這條河水,要永遠在這兒等著那位仙女。後人們就把這條河水叫作“念伊河”。

    這個故事雖然聽著不怎麽美好,但那些當地村民們都非常相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由此對這條河水有著非常的尊敬,年年都要“拜河”。日久長,這便成了當地的一個習俗。

    歸躊山在當地非常有名,家喻戶曉,但百裏外的人們,便對這座山不甚了解,隻知道有一座名叫“歸躊”的大山。

    歸躊山的山峰直插雲霄,正直三月末四月初的大好春日,鳥鶴紛紛活躍無比,不時繞著歸躊山山峰周圍縹緲的雲霧飛掠而過。

    山腰被初春開始茁壯成長的花草樹木的顏色塗滿,主要還是綠色,其間也點綴著星星點點淡淡的姹紫嫣紅,從山下遠處一眼望去,看著大山仿佛佩戴著一條綠色的翡翠腰帶。

    因為是南方地區,山上的積雪本就不是太厚,此時都化為春水,滋潤著那條正缺水分需要成長的翡翠腰帶。

    山腳下的那些村落的男人女人們,除了種地播種外,就擠出時間,來到山上尋找一些春裏的野菜或是藥材,或者是劈砍一些冬日裏枯死凍死的樹木的枝幹,以此來帶回家燒火做飯。

    還有許多讀不起鎮子上那座私塾的稚童,紛紛都上山放牧——是放牧,其實就是玩兒哩!那些稚童們都是一個村子的,互相非常熟悉,三三兩兩的把青牛隨意安置在草木豐盈肥實的平緩地帶,然後就不管不顧地追逐嬉鬧去了。

    清晨,山中的空氣濕潤潤的,讓人深吸一口便能迷醉的晨霧絲絲縷縷遊蕩在空氣中,伴著草木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一個頭戴木簪,身穿粗麻布衣的年輕模樣男子緩緩行走於山中徑,他雙手隨意放在背後,走路樣子也隨和無比,步伐平穩輕緩,不想驚動還未早起的地生靈。

    他雖樣貌年輕無比,眼神卻深邃如一汪深潭,又沉穩如一座大山,讓飽經世事的中年人或是老人們都不敢隨意輕視的眼光中,略帶一絲深沉的憂傷和淡淡的灑脫,矛盾無比。

    這時前麵跑來了幾個追著蜂蝶嬉鬧玩耍的孩子,那幾個孩子抬頭望到了這個青衫男子,紛紛嘻嘻笑著,帶著敬意,異口同聲地開口:“神仙哥哥!早上好!”

    他們這幾個孩子之所以這般語氣這般言語,是因為他們麵前這個身形高大清瘦的男子,在他們村子甚至周圍幾個村子,都是“名人”,他們父輩甚至爺爺一輩兒的人,在年輕時候來山上砍柴放牧時,就遇到過這個一身粗布麻衣的男子,這麽多年,這個“神仙哥哥”好像一直都是一個模樣,沒有什麽大變化,連身上穿的衣服也一直都是這一件粗布麻衣,不過和尋常村裏人不一樣的是這一身穿的衣服一直都是幹淨無比,並不顯什麽破爛之感。這個一直保持年輕的男子,被當地幾個村子的人們都尊稱為“神仙中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