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6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1/2)

作者:陶良辰字數:4718更新時間:2020-09-02 08:01:59

    幸好不是什麽難以康複的疾病,得到複查結果好於預期的回複,範連城對此感到高興。

    別管有沒有感情之類,好歹血濃於水,又有跟吳安韻的舊交情摻雜在裏麵,哪能做到徹底不在意。

    陸續收購一些不算太關鍵,但也有點技術含量、市場應用範圍比較廣的國外半導體企業。

    年底這會兒,範連城回頭看看,發現跟預想中的結果差距太大,幾乎沒買回什麽有用的東西。

    或者說。

    雖然投資了不少錢,但卻沒能換回核心技術以及專利,跟年初整合資源迅速崛起的想法相比,簡直差著十萬八千裏。

    自主研發設計芯片的團隊才剛起步,花幾億美金拿了百分之七的聯發科股份,話語權微乎其微,別說整體收購或者控股,董事會名額都還沒拿到,絲毫插不上話。

    投資芯片代工廠的設想更是困難重重,荷蘭光刻機生產商ASML的產能早已被瓜分殆盡,尤其是最先進的高端產品,問貨發現訂單排到幾年之後。

    這玩意兒可不像鞋子、皮包、玩具之類,想想辦法哪怕是小作坊也可以鼓搗出來,ASML整合眾多先進的廠商的技術,可以說不比製造大飛機容易,哪怕是將全部身價都砸進去,範連城也沒有一定可以研發成功的信心,想另起爐灶並不容易。

    ASML出身名門,由原本荷蘭著名的電器製造商飛利浦公司半導體部門獨立拆分出來,在2001年更名為ASML。

    ASML背後,還有英特爾、三星、台積電、SK海力士等半導體巨頭為其撐腰,隻有投資了ASML,才能成為其客戶,拿到光刻機產品的優先供貨權。

    倘若範連城在歐美發展,跟內地的生意割斷開來,學某些人低身下氣主動融入,還有機會爭搶一下優先供貨權,然而他想在內地做生意,偏偏就是歐美壟斷廠商們費盡心思打壓的對象,因此使得發展半導體、微電子產業的設想更加難以實現。

    畢竟是個進口規模超過石油的產業,國外廠商們哪能願意放棄這塊大蛋糕。

    今年以來的舉動像是在小打小鬧,但好歹沒虧本,範連城認真琢磨完,隻能說困難比預想中大很多,早前一定可以發展起來的信心也隨之動搖。

    眼下他正嚐試迂回發展,跟快被ASML打趴下的競爭對手光刻機製造商Mapper公司進行接觸,對方貌似隻對範連城的資金感興趣,並不希望將公司打包出售,也沒有先進的產品提供給他,技術早已落後於不斷整合產業,提升壟斷地位的ASML公司。

    這麽看來,也難怪範連城都會湧現出挫敗感,偶爾甚至覺得自己像是在單打獨鬥,背後沒有完善的科研技術體係撐腰,光有錢沒什麽用。

    基金業務一位姓柳的高管,跟範連城匯報公募基金銷售進度期間,剛巧談到這件事,詢問說:

    “第一筆預計籌集三百億人民幣,專項用於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布局,現在這筆錢的募集進展超過七成,但是高科技產業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今天還領先,明天可能就被新技術超越,往後怎麽保證賺錢呢。”

    “自己研發的不確定性更高,投資壟斷型大公司還是挺有保障的,他們具有技術、資金以及市場,通過研發收購不斷保持優勢地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