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六章 曹操墓(2/2)

作者:長耳朵的兔子字數:3588更新時間:2023-10-25 16:29:37

    “當然!”葉教授扳著指頭,興奮地說道:“首先,這座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60米,磚券墓室的形製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非常類似,又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穴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的完全一致。據《三國誌?魏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於洛陽。二月,靈柩運回鄴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調查資料顯示,當時的西門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橋南行一公裏處,地屬安陽縣安豐鄉,恰恰這座大墓就在西門豹祠以西。還有,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後趙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駙馬都尉魯潛墓誌,也明確記載了魏武帝陵的具體位置就在這裏。

    第四,文獻還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遺令》:“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也在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鑒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綜合這些因素考慮,專家們一致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

    聽完葉教授的論點分析,我也忍不住跟著激動起來,沒有想到我這個考古界的無名小卒,竟然能在有生之年參與曹操墓的發掘,這對我自身來說,真算得上莫大的榮幸。

    古枚笛用手肘撞了撞我:“師弟,以後我們也能名垂千古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