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六章 親情(2/5)

作者:王家小郎君字數:29700更新時間:2020-09-22 16:54:57

    反觀幽州和並州就不一樣了,並州到最後都沒有哪一個大員為了自己的家鄉站了起來,其中賈逵和溫恢兩個人本來應該是有機會的,但是兩個人都是被人弄到了外放,雖然自己做到了一州刺史,但是並州卻是荒廢了。

    最後的幽州,是被王雄和程喜等人所掌控,讓幽州之人不得上位,包括田豫,杜恕等名臣都是在幽州折了戟,也是後麵邊疆大亂的根源了。

    所以這般下來,涼州因為有著賈詡的緣故,讓涼州站起來了,之後還有資格成為中正官的,王朗和華歆兩個同為三公之人,這兩個也不是出了名的豪門世家,也是能夠讓曹丕放心的兩個人。

    之後就是陳群這個世家魁首了,有陳群存在,豫州絕對是找不到第二個人來出現的,至於蔣濟董昭和司馬懿等人,他們終歸還是差了一些,在黃初四年之後,他們能不能衝上來不知道,但是黃初四年之前,他們應該是沒有資格擔任曹魏的大中正的。

    另外華歆能夠擔任大中正也不是因為華歆是曹魏的司徒大人,而是因為史書上關於選官他是有著話語權的。

    當時,三府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議:“推舉孝廉,原是以品德為標準的,不需要以儒家經典為內容進行考試。”

    而華歆的想法確實不同,他是認為“自喪亂以來,六經就沒有人再讀了,道德亦隨之淪喪,當務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學,推崇以仁為核心的王道。製定官吏的選任標準,決定著國家的盛衰。

    今舉孝廉不進行六經考試,恐怕讀書之風從此衰亡。假如有特別優秀或特別專長而六經知識短缺之人,可以作為特殊加以任用。所憂慮的是缺少這樣的特殊人才,不用擔心選不上來。”

    這段話出自曹丕上位初期,《三國誌·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三府議:“舉孝廉,本以德行,不複限以試經。”歆以為“喪亂以來,六籍墮廢,當務存立,以崇王道。夫製法者,所以經盛衰。今聽孝廉不以經試,恐學業遂從此而廢。若有秀異,可特征用。患於無其人,何患不得哉?”帝從其言。

    從這裏可以看得出來,作為曹魏的重中之重,三府在選官方麵還是在華歆方麵失敗了,可以看得出來華歆在這方麵有著獨特的地位,所以作者才會認為華歆是中正官之一。

    同理,和華歆,賈詡同為三公的王朗,也不可能不是中正官。

    當華歆和王朗兩個人靠向陳群,潁川老鄉鍾繇替代了賈詡之後,陳群的勢力應該就是達到了如日中的境地!

    如果,太祖曹操的時代是寒門和世家相爭,世家贏了。

    那麽黃初元年到黃初四年時間,就是曹丕帶著曹氏宗族加上寒門抵抗日漸強壯的世家,至於中途誰輸誰贏那也是兩可之間,其中威王曹彰,用自己的性命給曹丕換來了最好的反攻機會!)

    相比於司馬懿在朝中如日中的進取不斷,司馬懿也是沒有絲毫的示弱,他的身邊同樣有著一票人馬,這一票人馬絕大部分都是將校,朝廷的將校當然是不會的,但是最近有很多將校都是被調入了京師洛陽,而司馬懿就是抓到了他們這些人。

    現在司馬懿身邊的幾名將校都是剛剛入京的,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曾經的曹魏大司馬曹仁將軍的副將牛金了。

    曾經曹仁還以為牛金投靠的會是潁川一脈的世家,沒想到的是,這才剛剛開始嶄露頭角的司馬一家。

    除了牛金之外,司馬懿身邊的人都是些許將了,包括跟隨曹真,夏侯儒等人出兵雍涼之地的費曜、以及長水校尉戴陵還有雍州安定人胡遵等人赫然在列。

    這些人或許在某一個地方算得上是聲名赫赫,但是他們在朝中卻是沒有什麽名聲,便是陳群等人對他們也是不屑一顧。

    雖然他們都是大將,但是他們手中卻是沒有多少權利,牛金頗有勇力,卻是勢力不足,費曜、戴陵兩人徒有名聲,甚至於長水校尉戴陵還在之前觸怒過曹丕,現在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還在兩可之間呢。

    這兩個人雖然在世家之中的威望都是半斤八兩的,但是憑著手中的勢力,司馬懿卻是相差深遠,這一點毋庸置疑。

    不過司馬懿的手卻是在軍中有了些許的威望,黃初元年,司馬懿被任命為尚書,不久轉督軍、禦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他在軍中勢力的培植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雖然他的督軍一職隻維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宣告結束了。

    黃處二年,他就被曹丕免去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仆射。

    但是雖然曹丕下手很快,但是司馬懿仍然是在軍中留下了些許的種子,而那個時候,軍中絕大部分的勢力都是老將和曹氏宗親,司馬懿手中的那點力量根本就如不得其他人的眼睛。

    誰知道一場伐吳大戰,讓曹氏軍方變得風起雲湧的,大司馬曹仁不但身死,其麾下的親信也是折損大半之多。

    前將軍張遼亡故,還有徐州的鎮東將軍臧霸的退位,讓曹氏的軍方一下子就亂了係統,這時候司馬懿麾下的那些許的將領,卻是出現了升騰的機會。

    這也是司馬懿能夠和陳群打擂台的原因,畢竟現在司馬懿不單單在威望航十分出眾,便是他手中你的實力,也是不能忽視,雖然朝中威望算不得多麽的強大,但是有了軍方支持的他,此時在加上他若是能夠得到曹丕的認可,司馬懿和陳群還真就不好誰更加的強悍一些。

    司馬懿和陳群兩個人走出了宮廷之後,眾多大臣才敢跟在他們的身後,這個時候,就能夠看得出來,朝中的勢力到底如何。

    此時敢於反抗這些世家的人,要麽閉門不出,要麽已經被他們折騰的閉門不出了。

    曹丕不知道前麵的朝堂之中發生了什麽,但是他卻是知道,他很快就就要見到他的母後了。

    實話他並不是非常的想見到這個女人,從自己當上魏王之後,他已經盡量減少去見自己母親的次數了。

    曹丕不出自己對於自己的母親是什麽感覺。

    曹丕很感自己的母親是真的,但是曹丕也很不想見到自己的母親,甚至不想和自己的母親再多什麽。

    卞氏是一個傳奇,他的前半生都是標準的傳奇,從一個流落風塵的女子,變成了一個讓下都為之信服的太後,這其中的艱辛何等之多。

    就是曹丕自己能夠登上魏王之位,能夠坐穩魏王之位,卞氏都是出了大力的。

    隻不過很讓曹丕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在曹丕登上王位,乃至登上皇位之後,卞氏便不再是那個護著自己的母親了,而是一個對他諸多要求,諸多限製的太後。

    曹丕登上王位的時候已經是三十三歲了,過了而立之年的曹丕這一路也是坎坎坷坷,這一路也是頗為不易。

    他沒有像自己的弟弟那樣,有那麽任性的資本,有那麽多父母對他的愛惜,對他千般保護,萬般迷戀。

    曹植隻需要靠著自己的賦,在那裏喝著美酒吟詩作賦,便能夠得到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寵愛,而他曹丕,他的弟弟曹植,需要的是一次次死裏逃生才可以。

    曹丕一路想著自己這些年一直這麽努力的活著,這麽努力的讓自己過得更好,這麽些年付出的努力。

    越想他的心裏越是難受,直到他走到他的母後宮殿之外,他這才將所有的心思放下,這才將自己的腳步停了下來。

    曹丕沒有進入那宮殿之中,他就不想進去了,倒不是他再次不知道怎麽麵臨自己的母後,而是他看到了自己最不想見到的人。

    他的弟弟曹彰現在還沒有能夠下葬,還在洛陽城中停留,而他的母親,卻是在和自己的弟弟吃飯,飯桌之上言笑晏晏!

    在宮殿外麵,曹丕阻止了想要通報自己到來的內侍,聽著隱隱傳來的歡笑之聲,曹丕臉色陰沉,胸口隻感覺無比的堵塞,整個人都感覺到了呼吸不那麽順暢了 。

    “陛下!”聽到消息之後就著急忙慌往這裏趕的朱鑠,一見到曹丕就跪在地上,口呼陛下。

    “曹植在這裏多久了?”

    曹丕知道了曹彰故去之後心就已經亂了,他知道自己的弟弟過得可能不太好,他也有這個預感,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弟弟竟然真的會死在洛陽之中。

    他現在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弟弟曹彰之死,到底是怎麽回事,到底和什麽人有關係。

    “回陛下,鄄城王已經來這裏一個多月了,一直住在後宮之中!”朱鑠作為曹丕的親信大臣,自然是會毫無保留。

    “找個僻靜之地去!”曹丕轉身離開了,他不想去破壞那種歡聲笑語的氣氛,這種氣氛總是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外人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