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章 西川(二)(2/5)

作者:王家小郎君字數:29628更新時間:2020-09-25 15:40:23

    “我等前去南中,一切皆有我等自行做主,不過這你也管不到,若是你話有用,恐怕現在雍闓的腦袋都已經交上來了,哪裏還會出現這種事情來,不過換句話,這樣對於我等行事,倒也方便!

    你不用擔心我們會如何,雍闓一定會解決,而且不會讓江東找到任何的口舌,這裏麵的事情,你隻要知道就行了,若是不相信”

    “相信!”韓龍話都沒有完就被劉禪打斷了,“相信,朕當然相信!南中之事就拜托先生了!”

    韓龍聽見之後就點了點頭,然後扭頭就離開了。

    (南中和江東,這其中的關係。

    眾人對於南中之戰,印象最大的應該就是諸葛亮的七擒七放,收服南中的孟獲,同時還有王平率領的無當飛軍等等,但是作者要的,七擒孟獲和南中之戰,那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南中之戰起源於建興元年,甚至於更早一些,大漢的什邡侯雍齒之後雍闓一直生活在南中之地,在南中的威望頗高,尤其是在建寧,史書上對於雍闓的記載很少,但是非常確定的一點是,他的威望在南中極高。

    “雍闓跋扈於建寧”

    “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黠滋甚”

    “雍闓恩信著於南土。”

    這些都是明了雍闓在南中幾乎就相當於一個土皇帝一般,十分的囂張跋扈,特別是他做的那些事情都十分的霸道,讓人無法接受,或者幹脆就是在蜀漢的臉上使勁兒的抽。

    蜀漢建興元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因夷陵之戰中大敗,在永安病逝。同年夏,益州郡豪族渠帥雍闓聽到劉備逝世的消息,心生叛意,殺死建寧太守正昂。

    這還不夠,在雍闓殺死了正昂之後,為了響應他的號召,越巂夷王高定殺死郡將焦璜,響應雍闓,牂牁太守朱褒也擁郡反叛。

    這兩段在三國誌之中甚至都不敢詳細記載,而是最後在華陽國誌裏麵將這個找出來了。

    但是做完了這些之後的雍闓等人,迎來的並不是蜀漢的雷霆之怒,而是蜀漢的冷處理,非但是冷處理,甚至都算是不管不顧的了。

    看到成都不敢發兵,南中之人更加的猖狂放肆了起來,互相之間勾結不,甚至還帶著使者去找江東了,想和去投降江東。

    為了討好孫權,還將路過他家門前的益州太守張裔給捆好了,差點都給他殺了,最後還是有人勸,張裔好歹也是益州名士,沒有必要將他殺死之後,讓自己名聲受損。

    《華陽國誌》記載是,時張裔為益州太守,徑往至郡。闓遂趑趄不賓,假鬼教曰:“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不足殺,令縛與吳。

    之後及先主薨,雍闓跋扈於建寧。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蓋聞無二日,土無二王,今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其桀慢如此。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

    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改易,呂凱與府丞蜀郡王伉帥厲吏民,閉境拒闓。闓數移檄永昌,稱雲雲。

    按照《華陽國誌》記載,這個主也不是什麽好人,算得上是一個驕橫跋扈的家夥,而且仗著永昌郡遠離本土,肆無忌憚。

    但是這裏麵比較震驚的就是,雍闓作亂的時間高達兩年,而成都竟然沒有派出過一兵一卒,這和諸葛亮死後,劉禪執政的時候,南中一亂,大軍立到的情況相差太遠太遠了。

    而且從南中大戰開始,到南中大戰結束,主角是雍闓和永昌郡的呂凱與府丞蜀郡王伉,配角是朱褒、高定兩個人,至於大家熟知的那個南中蠻王孟獲

    這個男五號?可能還到不了吧,諸葛亮那更是在第一部裏沒有出場的存在!

    《三國誌》本傳中未記載孟獲事跡,但是這個人絕對是有的,為何這麽,因為除了《三國誌》這個不靠譜的玩意之外,其他很多史書都記載了孟獲的存在。

    史書《漢晉春秋》、《襄陽記》、《華陽國誌》有記載,至於《三國演義》,那個就算了,同樣都是,他比我精彩,我比他的史書更加真實。

    據《漢晉春秋》有載,蜀漢先主劉備死亡前後,孟獲追隨益州郡大姓雍闓起兵反叛蜀漢,並誘煽夷人同叛。

    到這裏的記載就是《漢晉春秋》裏麵所有關於孟獲在南中大戰第一回合的記載了,而諸葛亮和孟獲的故事,已經是第二部的故事了。

    在諸葛亮到達南中的時候,南中大戰第一回合都已經結束了,呂凱與府丞蜀郡王伉守住了永昌郡,朱褒、高定也已經散去了,最好笑的事情居然是雍闓死了,不是死在呂凱等人的手中,而是死在了八竿子打不著的朱褒、高定手中。

    或者,明明是雍闓先一步死了,諸葛亮才敢出兵,不得不,為了不讓江東得到話柄,蜀漢也真的是廢了好大的力氣的。

    諸葛亮出現在南中,也就開始了第二回合的大戰,南中大戰第二部,開篇就是第一部的主角之一的呂凱之死,這個風格大有一種哥們看博人傳的感覺。

    建興三年,諸葛亮終於在南中戰事平定的時候選擇了南征,然後作為這次的大功臣,呂凱自然是被好生嘉獎犒勞。

    將他從永昌郡的吏,一躍而提拔為遠在南中蠻荒之地的雲南做太守,封陽遷亭侯。

    隻可惜呂凱還未上任,便被叛亂的少數民族殺害,自此也算是掀開了諸葛亮和孟獲作為主角的第二次南中大戰,開始了南中之戰第二部。

    據《漢晉春秋》記載,漢丞相諸葛亮到南中親征,百戰百捷。聞知有一個名叫孟獲的人,向來被本地的夷人和漢人所敬仰,於是發兵攻打孟獲並在盤東擒獲了他。

    諸葛亮采納了參軍馬謖的建議,赦免了孟獲來換取蜀漢南方的民心。後來南中平定,孟獲隨諸葛亮回到成都,擔任禦史中丞。此後直到諸葛亮死前,蜀漢南方都沒有人敢再次叛亂。

    如果《漢晉春秋》的記載都是真的,那麽這個套路就是十分的有意思了,如果南中大戰第一部是雍闓等人出兵劫掠永昌建寧等地,那麽第二部那就是諸葛亮借機衝到了南中之後,招兵買馬搶地盤!

    按照《三國誌》裏麵為數不多的記載,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來,諸葛亮在南中之亂兩年之後的建興三年才開始選擇南征,之後他沒有選擇和之前已經繼續穩定南中這些郡縣。

    而是借著呂凱之死的罪名,直接衝殺到了南中之後,和南荒裏麵的那些野人蠻子打了起來,並且還不是單純的為了孟獲。

    《漢晉春秋》裏麵的比較精彩,那就是諸葛亮打孟獲那已經是最後的事情,他開始就是打著一路橫推南蠻的架勢去的,後麵卻是因為想要收服南蠻之人,奔著招兵買馬的目的去的,這個時候才

    聞知有一個名叫孟獲的人,向來被本地的夷人和漢人所敬仰,於是發兵攻打孟獲並在盤東擒獲了他。

    這種做法充分明了諸葛亮作為一個政治家的皮厚心黑,失去了一個呂凱,收回了偌大的南中之地,還讓裏麵的南蠻成為了他諸葛亮的征兵的地方了,幾乎算得上是固定的兵源,無當飛軍後期的名聲比當初的白耳精銳還厲害。

    可以南中之戰的第二部,那就是諸葛亮的發家史,從南中大戰結束之後,諸葛亮的兵權就可以和李嚴相互持平了。

    作者為什麽要這麽,諸位請看看大戰之前,蜀漢的局勢是什麽,蜀漢昭烈皇帝劉玄德死去之前,托孤兩個人,蜀漢丞相諸葛亮和蜀漢尚書令李嚴兩個人輔政。

    這兩個人之前已經解釋過了,那就是一文一武,諸葛亮要坐鎮中樞,所以他的兵權都在趙雲和陳到兩個人手中,若是他想要和同為輔政大臣尚書令李嚴相抗衡的話,那就必須依靠陳到和趙雲兩個人。

    可是諸葛亮就是諸葛亮,他在南中大亂的時候,硬著頭皮讓眾人想著如何和江東結盟,而不是去平定叛亂,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兵權更加的充實一些。

    既然到了西川,那就不能不西川和江東的結盟了,這兩個地方的結盟總共分成了三次/四次。

    第一次就是當初的赤壁大戰,這是一次不公平的結盟,也是一次相互製衡的結盟,這個東西因為不涉及到,所以就不多了。

    第二次就是夷陵大戰之後,一把大火讓劉玄德回到了現實之中,看著滿地的瘡痍,劉玄德不得不和江東再次結盟,這一次劉玄德靠著的是曹氏的大軍壓境,逼得孫權結盟。

    但是這一次,雙方其實都沒有誠意,劉玄德活著的時候親自坐鎮白帝城,死了還要在江州布置重兵,甚至這些都讓江州都督李嚴變得狂傲不羈了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