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一章 戰事起(1/5)

作者:王家小郎君字數:29838更新時間:2020-10-27 17:28:50

    山賊這種東西,其實在益州西川之地算不得什麽東西,甚至還可以,這種東西挺多的。

    西川山川眾多,益州自從元封五年被設立刺史部之後,一共有著蜀郡、犍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寧郡、永昌郡、漢中郡、廣漢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東郡等郡治,其中包括漢中在內一共一百四十六縣。

    除了成都周邊的廣袤平原之外,絕大多數地勢都是山川為主!

    這無數的大山在益州郡如同星羅棋布一般,除了讓益州郡各種蠻夷羌氐越發的變多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山賊,層出不窮。

    尤其是在先帝劉玄德執政之後。

    高祖曾經在攻陷了大秦的鹹陽之後,廢除了各種嚴苛的律法,隻是和百姓們約法三章。

    這也給大漢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不以嚴苛律法來製定國策。

    《漢律》有九篇,其中先秦時期的李悝所著的《盜》、《賊》、《囚》、《捕》、《雜》、《具》一共六篇, 蕭何 定律,益事律《擅興》、《廄》、《戶》三篇,合為九篇。

    這一共九篇就是《漢律》的先行者!

    之後經過了數代人的完善,一共加上了叔孫通 《傍章》十八篇及 張湯 《越宮律》二十七篇, 趙禹 《朝律》六篇,合六十篇,這就組成了完完整整的《漢律》。

    雖然《漢律》一共六十篇,但是大漢的法律仍然不算是嚴苛,甚至各種贖買,情誼,都是能夠法外開恩的,包括悔過以及功勞等等,也可以抵消他的罪狀。

    而大漢同樣是光明正大的崇敬著“孝”來治理國家,為了證明這一點。

    除了進入仕途要舉孝廉之外,便是大漢的皇帝們,除了高祖皇帝劉邦和光祖皇帝劉秀之外,所有的皇帝都是用“孝”來定諡號的。

    包括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無一不表明了對“孝”之一字的尊崇,同樣也表明了大漢以仁義和人意治國的理念。

    據《漢書》與《後漢書》帝王紀中記載,自西漢惠帝至東漢順帝,朝廷對孝悌褒獎、賜爵達次,朝廷以下地方的褒獎則更多。

    皇帝幸巡各地,常有褒獎孝悌的事,有時一地出現祥瑞,則認為是弘揚孝道所致,也要褒獎孝悌。對於著名的孝子,皇帝更加重視,把其作為弘揚孝道的榜樣,精心扶植。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就讓大漢形成了一種狀態,道德在法律之上,一個人違反了律法,尚且還有一條活路,可若是他德行有虧,那基本就是九死一生!

    那唯一的一線生機,要麽你有獻候陳平的才華,要麽你有文能安邦定國,武能戰無不勝的兵家巨子吳起的本事,否則這一線生機,不屬於你。

    但是這中情況在兩個人出現之後,發生了變化。

    第一個就是曹孟德,他是第一個敢在這種情況下,拚死冒下之大不韙的提出來了,“隻問才能,不問賢德”的求賢令!

    那是建安十五年,曹操一言出,下驚。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他一句話打破了德重於才的條件,同時也開啟了這個時代。

    而第二個人就是西川的諸葛孔明!

    在建安十九年,劉玄德徹底的占領了西川之後,他便命法正與軍師將軍諸葛亮、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興業將軍李嚴五人一起製定《蜀科》,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麵。

    但是當初的益州是劉焉劉璋父子經營多年,他們是標準的漢家皇室子弟,對於下屬,他們的待遇極好,也是非常的恩寵,所以劉玄德這般做的確是有些嚴苛了。

    而劉玄德的嚴苛,到了諸葛孔明這裏,那就是一個更字。

    作為這件事的第一負責人法孝直,雖然擅長軍事謀略,但在政治謀略上稍差,但知因循守舊卻不會變通。

    所以他將所有的權利下放給了在這方麵更加精通的諸葛孔明,而《蜀科》也應運而生!

    《蜀科》製定後,由於嚴法治蜀,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豪強十分不滿,以消極態度抵觸剛剛成立不久的劉玄德的朝堂,這一度讓西川變得風雨飄搖了起來。

    便是後期的漢中大戰,都因為這件事收到了不的波及,所以無奈之下,法孝直隻能去求見劉玄德和諸葛孔明。

    法正提出用當年漢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之事向諸葛亮進言,認為成都初定,宜“緩刑弛禁”,放寬約束。

    而這個時候,在劉玄德都已經出現了動搖的時候,諸葛孔明的《答法正書》應運而生!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濟。劉璋闇弱,自焉以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矣。”

    其大概意思就是什麽呢,白了就是不同意。

    秦王朝昏庸無道,刑罰苛嚴,導致百姓怨恨,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漢高祖劉邦吸取秦朝的的教訓,采取了寬大的措施,取得了成功。

    你法孝直因此認為益州今日當緩刑弛禁,這是不對的。因為當今益州已曆劉焉、劉璋兩朝統治,他們隻靠一些表麵的文書、法令來維持下,養成了相互吹捧的惡習,導致德政不施,威嚴不肅。

    因此益州豪強胡作非為,君臣之道日漸廢替。這樣,用當官封爵的寬容辦法來籠絡他們,結果是:官位給高了,他們反而不覺得可貴;恩惠給多了,他們反而不知好歹。

    如今,我等嚴明賞罰,法令一行,他們就會知道好歹;不濫封官加爵,官位升了,他們就會感到來之不易而珍貴它。這樣,賞罰並用,相輔相成,上下就有了秩序。

    這話的,的確是沒毛病,但是這話卻是給《蜀科》定下了一個和大漢四百年完全不同的路子。

    那就是幾乎恢複了先秦時期的律法嚴苛!

    所以,一直舒舒服服享受的眾多益州的諸多豪族和世家,在打不過也鬥不過劉玄德的情況下,選擇了遁入山中,反正他們有錢有糧,還有這不少的私兵部曲。

    大山之中的各種賨人和羌氐都已經跑了,他們這麽多年打下來的基礎,正好便宜了這群人。

    這種事情,一直到劉玄德死去,才有所改變。

    但是這個改變既不是諸葛孔明選擇了對他們妥協,也不是他們受不了山中的日子,而回歸正常,而是,他們從躲在山中,變成了下山劫掠。

    而且劫掠的,還是蜀漢成都的朝廷,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符合自己的身份。

    這群人有威望,有能力,有兵馬,還十分的厲害,對益州也是分外的熟悉,所以他們一旦選擇下山,這對於整個益州都是一個大麻煩,各個郡縣之中都覺得,這實在是有些不好解決。

    先不他們之間本就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親戚關係,最重要的是他們這群人也真的不是那些各郡縣的太守縣令能夠應付的。

    而現在正在劫掠軍糧之人,就是這麽一群人之中的一個,張字大旗之下,站著一個滿臉桀驁,卻是一丁點都不像是一個山賊。

    山賊是什麽模樣,一般一提起山賊,心狠手辣,麵目凶狠,便是笑上一笑那都是滿臉的猙獰,就算是極個別的家夥,那算得上是悍勇凶猛之人了。

    可是這個家夥完全不同,雖然也是一副山賊的身份,但是青衫皂袍不,臉上雖然倨傲,但是同樣十分的儒雅,沒錯,就是儒雅。

    一個山賊的身上,一個正在搶掠朝廷軍糧的山賊的身上,他們竟然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儒雅這種東西,這簡直就是一個大的笑話一般。

    而現在這個笑話,不單單在這裏出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現。

    而現在這個張字大旗的下麵,也就是這個一身儒雅之氣的家夥,就是這一夥山賊的頭領,張慕!

    同樣,張慕也曾經是一個很是厲害的豪門,不過現在,他畢竟隻是一個山賊罷了,但是他的這個山賊已經劫掠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成功,每一次都讓人無可奈何。

    直到出現了這麽一個人。

    郡都尉算得上是一郡之中頗為厲害的人物了,而此時在蜀郡之中的一個郡都尉,有這麽一個家夥,名叫張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