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3章 立規矩(2/2)

作者:南山堂字數:5032更新時間:2020-03-17 08:39:27

    李寬沒想到自己提出的商稅想法,居然會遭到王玄策這麽強烈的反對。

    一路以來,都在不斷的勸自己,連馬上就要下船了,都不死心。

    “王爺,這種事情,隻要登州開了頭,大家就會擔心其他州縣也跟著推廣,反彈並不會比全國一起推廣到哪裏去。如今王爺的根基還不算特別穩固,實在不宜做出太大的動作。”

    “那怎麽辦,海貿利益這麽大,一文錢稅都不收,本王實在很難接受。”

    雖然現在登州做海貿的隻有李寬自己,但是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種局麵一定會很快的被打破。

    李寬在倭國的那些布局,隻能確保倭國人沒法從事海貿,但是想要完全阻止大唐勳貴出海,那是不可能的。

    並且,阻止他們出海,和李寬的初衷並不一致。

    “可不可以這樣,我們單獨列一個名目,不叫商稅,隻針對出海的貨物征稅?”

    王玄策看到李寬終於有回旋的意思,鬆了一口氣。

    “隻針對出海的貨物征稅?”李寬聽了心中考慮了一番,覺得那不就是類似於關稅嗎?

    似乎經濟最發達的宋朝,就有市舶司,專門管理對外貿易,這個時期,雖然廣州等地也有人從事外貿,但是市舶司卻是還沒有成立。

    王玄策這個提議不錯啊。

    “好!那就如你所,一旦下船,本王就在登州府成立市舶司,專門管出海的船隻、人員、貨物,所有出去和回來的貨物,全部征收一成的市舶稅。”

    “王爺英明。市舶稅目前在登州隻涉及我們東海漁業,其他人絕對不會有什麽意見,甚至還可能笑我們傻呢。”

    “本王不會一直在登州,並且大唐從事海貿的也不會隻有登州。這市舶司,我準備跟陛下提議,暫時讓它隸屬於戶部,未來在尚書省設單獨的機構,不讓地方州縣插手。”

    李寬比誰都知道海貿帶來的稅收會有多大,如果大唐不征收商稅,那麽不用十年,市舶稅就有望成為大唐最主要的稅收來源。

    這麽一大筆錢財,如果掌控在地方州縣手中,那麽很容易出現一些尾大不掉的情況。

    所以幹脆參考後世,把海關從地方上獨立出來。

    “王爺英明!”

    李寬想的比自己周全多了,王玄策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異議。

    而經過這一件事之後,王玄策對李寬的眼光和胸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王爺,準備下船了!”

    看著碼頭上那些熟悉的身影,李寬露出了一個會心的笑容。

    “恭賀楚王殿下凱旋歸來!”

    淳於難是碼頭上地位最高的,雖然李寬不是很待見他,不過下了船之後,還是隻能先跟他寒暄幾句。

    不過,也就真的是幾句,然後就不理會他了。

    “登善,你去互助學,把東方平叫過來,然後讓他帶幾個精通算學的人過來,再從文登縣衙安排幾個胥吏一起過來。”

    既然準備了設置市舶司,李寬準備把基礎打牢固,把第一筆市舶稅收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省的以後有冉處鑽空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