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6章 宿命嗎(2/2)

作者:南山堂字數:5114更新時間:2020-04-04 05:18:35

    畢竟,明法科的話,觀獅山書院雖然也有一些人才,但是時間有限,暫時不見得有壓倒性優勢,而明醫科,雖然有林然幾個,但是頂多就能占據幾個位置,要想霸榜,還是有點困難。

    畢竟,醫術這個東西,一般都是有傳承的,來參加的士子都是有幾把刷子的。

    但是,算學就不一樣了。

    本身這就算是理科的東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考核結果非常客觀。

    而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全部都是學習了李寬整理的《基礎數學》等書籍,不管是理論水平還是實操水平,都不是這個時代的士子可以比的。

    特別是在計算速度方麵,可以是無敵的存在。

    按照現在朝廷明算科一年取士才三十饒標準來看,觀獅山書院如果集中力量,不準還真能實現百分百的霸榜呢。

    如今大唐的科舉總共就五科,不管是明經科和進士科,還是原本比較不受重視的明算科、明法科、明醫科,地位都比之前有所上升。

    以往的科舉,哪怕是中舉了,也不一定就立馬能做官,還要經過吏部的選拔。

    但是從這兩年的改革情況來看,李世民為了加大朝中新鮮力量的引入,基本上隻要中舉了,吏部都會給予安排。

    當然,一甲二甲和三甲的情況自然是不一樣的。

    ……

    太原王氏,人才濟濟。

    除了高居朝廷廟堂之中的人物,他們在雜學方麵其實也是造詣頗深。

    算學也好,醫學也好,亦或是法學,家族當中都有子弟精通。

    而王孝通則是太原王氏的算學大家。

    唐朝算經十書當中的《緝古算經》就是他所著,是國子監的算學教材,對後世的影響也頗深。

    而王盛則是他唯一的兒子,子傳父業,在算學之道上頗具賦。

    “四弟,來,為兄預祝你高中明算科狀元!”

    王傑作為太原王家的嫡長子,做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對於王盛這個堂弟,也是籠絡有加。

    以往,明算科這些科目,哪怕是狀元,綬官也不會很高,能有一個九品芝麻官,就算是不錯了;遠遠比不上進士科出來的狀元,所以世家們對它也不是很重視。

    但是科舉改革之後,這些“雜科”的地位明顯提升了不少,雖然明經科和進士科也一樣得到了提高,但是幅度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王家最傑出的算學人才,有希望衝擊明算科狀元的王盛,還是很值得王傑籠絡一番的。

    “大哥,你放心,寒窗苦讀十年,父親的那些本事,我不敢都會了,但是八成還是都掌握了。整個長安城,算學比我厲害的,好麽已經作古了,要麽也都是上了年紀,這明算科狀元,可謂是探囊取物一般,沒什麽難度。”

    有才華的人,都有幾分傲氣。

    王盛就是其中的典型了。

    從到大,同齡缺中,就沒有饒算學水平高過他的,也難怪他會有這種感覺。

    隻是,井底之蛙,又哪裏知道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