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2)

作者:南山堂字數:4066更新時間:2020-09-19 07:09:27

    “楚王殿下,你這個想法,未免太過理想化了吧?就像是嶺南道,要是按照你這個要求去搞,衙門就被想招募胥吏了。再了,整個大堂的胥吏數量,沒有十萬也有八萬,你哪來那麽多識文斷字的人啊!”

    長孫無忌麵帶諷刺的道。

    這個老陰逼,從來都見不得李寬的好。

    “十萬可能都不止,如果把裏長、鄉長這些人員也算進去的話,整個大唐的胥吏數量可能有幾十萬,吏部上哪去找這麽多人才啊。”

    高士廉作為吏部尚書,也一臉發愁的看著李世民。

    那眼神,簡直就像是在:陛下,不是我不同意,而是大唐沒有那麽多識文斷字的人啊。

    “整個大唐都不見得有那麽多識字的人吧。”

    “識文斷字,基本上都是讀書人,有幾個讀書人願意跟一堆村民打交道?再這些裏正和鄉長,往往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人家出來擔任,朝廷想要改變這種局麵,根本不現實啊。”

    “是啊,我們也都希望下麵的人都才華橫溢,能夠把上官吩咐的任務完美完成,可是現實它不是這樣的啊。”

    “楚王殿下您還是太過理想化了,不了解下麵的實際情況啊。”

    很快的,殿中就響起了各種各樣的議論聲。

    大家都是在久經官場的老油條了,可不是李寬隨便一個口號就能忽悠的動的。

    “陛下,眾位國公,你們的都沒有錯。但是,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大唐要盡快培養更多識文斷字的人才,盡快培養更多能夠勝任胥吏職位的人才啊。”

    反對的人比李寬想象的要多。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曆朝曆代,又有誰做到了呢?”

    長孫無忌不屑的撇了撇嘴。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大唐要發展,歸根結底要教育先行,隻有培養了足夠多的人才,目前的發展勢頭才是可持續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還是要依靠人。就如同各位國公都是各自家族裏頭的拔尖人物,對整個家族起到的作用絕非普通子弟可比。對於一個國家也是一樣,隻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國家的發展才會越來越有前途。”

    李寬臉不紅,心不跳的又借鑒了一個後世的經典理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好,的太好了!”

    李世民忍不住拍掌叫好。

    自登基以來,李世民就非常重視科舉。

    雖然科舉是隋朝開始有的,但是卻是在李世民手上發揚光大。

    如今大唐每年參加科考的人員數量比他剛登基的時候,足足多了三倍。

    這個效果,也正在慢慢的顯示出來。

    雖然朝廷各個衙門裏頭,科舉出聲的官員占比還非常低。

    但是,不可否認,這種上升的趨勢卻是非常的明顯。

    隻要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科舉遲早將成為為官最主要的途徑。

    那個深遠意義,可就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解釋的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