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2/2)

作者:南山堂字數:4798更新時間:2020-09-24 07:09:03

    “這是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啊。我昨天試著把水泥的價格往上調了一成,結果任然很多人拿著銀票提前下訂。得了,我們也別在這繼續浪費時間了,趕緊回去安排人呢增產吧。隻有把產能增加了,我們才能掙到更多的錢,要不然就讓別人捷足先登了。”

    “那倒也是。大唐也不是隻有長安有水泥作坊,隻要這裏的水泥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從外地運輸水泥過來就變得有利可圖了。我們可不能把長安城的市場送給外地的那些商家。”

    兩人都意識到不可能從對方那裏獲得哪怕是一斤的水泥,紛紛堅定了增產的信心。

    這幾年,水泥作坊的增產就沒有錯過,他們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

    ……

    “各位客官,好叫大家知道,什麽叫做與時俱進,今天我郭雲鶴就跟大家說一段跟長安城中最近最熱門的事情相關聯的故事。”

    味之素中,郭雲鶴的說書名聲,已經直追五合居的郭得誌。

    師徒兩人,如今是長安城最有名的說書人,每天都有一些固定觀眾為了聽他們說書而去味之素或者五合居用餐。

    反正對於有錢人家來說,味之素、五合居的菜肴再貴也就那樣。

    “話說楚王殿下有感當今讀書人的數量還是太少,百姓識文斷字的比例太低,專門向陛下提議成立教育部,並且還提議讓戶部把每年賦稅收入的一成作為教育經費劃撥給教育部,支持大唐各州縣修建各種各樣的書院、小學和蒙學……”

    郭雲鶴能夠在短短的一年內名氣直追自己師父,最關鍵的就是他的說書內容總是能夠及時結合最新的時事熱點。

    當初編纂的跟棉花相關的各個段子是如此,今天說的內容也不例外。

    “眾位客官想必也都很清楚,在今年以前,長安城中主要就是觀獅山書院、渭水書院、曲江書院和國子監這幾家書院,但是貞觀十六年隻過了還不到兩個月,長安城中書院的數量就已經超過十五個,據說很快就要超過二十個了。”

    “這書院的修建,出了家中有在上小學的人,大部分人家覺得跟自己沒什麽關係,至少是短時間內跟自己沒有關係?真的是這樣嗎?”

    郭雲鶴很善於調動大家的情緒。

    隻不過短短的幾分鍾,許多在味之素大堂吃飯的食客就將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

    “其實,在我看來,這書院的修建,其實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關係的。往大了說,誰家沒有後輩,不都想要多讀點書嗎?往小了說,眾多書院的修建,讓長安城的用工一下變得緊張起來。對於在找活做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事,自己的工錢有希望上漲了;但是對於需要雇傭人幹活的人家來說,卻是覺得要憑空多花冤枉錢……”

    郭得誌作為長安城有數的說書人,他的說書內容跟當初郭得誌的一樣,都是很多其他酒肆的說書人借鑒模仿的對象。

    再加上教育部成立,一成賦稅投入,書院修建等內容本來就是長安城百姓關注的重點,如今再加上說書人的宣傳,還有各家報紙上每天都有相關新聞,這一些列事情立馬就成為了長安城最近好多天的頭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