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2/2)

作者:南山堂字數:4696更新時間:2020-09-27 07:06:52

    雖然他的期望不止如此,但是也很清楚,短期內不可能再升了。

    與其這樣,不如先把李寬安排的事情做好,緩個兩三年之後,到時候就有望取代李治成為教育部部長。

    那個時候再來推進科舉改革,意義更加不凡。

    “今年書院參加科舉的學員數量創了新高,估計收獲也不會小;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學員去到各個衙門充當胥吏,以後觀獅山書院在大唐的影響力必然越來越大。同樣的道理,其他書院也將會享受到類似的好處。許部長,我倒是覺得借著這個機會,教育部可以出麵多成立幾所書院,免得教育經費都補貼給世家勳貴創建的書院之中了。”

    劉界是典型的底層出生,對世家勳貴一向是沒有什麽好感。

    在他看來,最好教育部的經費全部都投入到官辦的書院之中,私人的書院就由它們自負盈虧。

    反正各個創辦書院的家族,出發點都不見得那麽光明正大。

    畢竟,書院裏出來的學員,基本上就能派上用場。

    不像是蒙學和小學,投入遠大於產出。

    “隻要有錢,修建書院並不難,但是難就難在合適的教諭和學員,都還比較欠缺啊。”

    劉界說的道理,許敬宗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許敬宗希望創辦的書院都是以觀獅山書院為模板來運作的新式書院,這就比較麻煩了。

    雖然可以聘請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去當教諭,但是為了保證質量,也不能隨便一個學員都去當教諭啊。

    再說了,大唐的讀書人,也就長安城多一些,其他地方要是一口氣修建太多的書院,根本連合適的學員都招募不到。

    這可跟後世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倒也是,繞來繞去,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蒙學和小學的規模擴大上麵。”

    劉界雖然覺得有點遺憾,但是也隻能接受這個現實。

    ……

    貢院門口,雖然還沒有到放榜的時間,但是卻已經人聲鼎沸。

    經濟越繁榮,往往文化也會越繁榮。

    相應的,讀書人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會上升。

    這對於大唐來說,其實算是好事。

    曆史上的大唐,太過於重武,而後麵的大宋,又太過於重文。

    要是能夠做到文武並重,那樣的大唐可就真的無敵了。

    “長孫兄,這一次渭水書院參加科舉的學員數量可不少,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特別是明經科和進士科,不能老讓國子監那幫人霸榜了。”

    渭水書院是長孫家和鄭家合作建立的,作為兩家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長孫衝跟鄭海自然也要過來看看放榜的情況。

    “朝廷科舉取士的數量雖然每年增加的不多,但是卻是很堅定的增長;去年有一半的名額都被國子監、觀獅山書院、曲江書院和我們書院給占據了。今後,估計各家書院學員的占比會不斷上升,就看誰能在這種趨勢中獲得最大的好處了。”

    長孫衝自然是希望渭水書院的學員能夠取得好成績。

    但是他也知道想要一下子打破記錄,估計是很難的。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