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2/2)

作者:南山堂字數:4740更新時間:2020-10-22 19:08:28

    王玄策不是什麽死板之人,很快就想通了。

    “不過,鴨綠江以南的高句麗國土,似乎有不少的金礦和鐵礦,要是不打下來的話,豈不是很可惜?”

    楚王府情報調查局的消息,王玄策都是全部可以看到的。

    所以對於高句麗的情況,他也比較了解。

    如今想到那麽多的金礦要跟大唐失之交臂了,他的心變得莫名的痛苦起來。

    “高句麗經過這一戰之後,必然實力大減。我們完全可以把離海岸比較近的礦藏給占領了,其他地方留給高句麗自己去折騰。我估計這一戰之後,高句麗沿海的城鎮和村落,肯定是要內遷的,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機會。”

    李寬對市舶水師的實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到時候打的高句麗簽下城下之盟,割地賠款的,一點都不是問題。

    在亡國和割地賠款之間,該怎麽選擇,那幫人應該清楚。

    “王爺的設想如果能夠實現,那麽對我大唐北方的長治久安,意義就太重大了。原本河北道北邊,基本上都是一片荒涼,但是遼東開發起來了,渤海灣又有繁忙的船隻往來的話,那麽整個環渤海地區,都將變得繁華起來,這是多少錢財都換不來的。”

    王玄策的眼光自然也不差,能夠意識到今後的改變帶來的長遠意義。

    中原中原,所謂的中原王朝,之前的精華地帶就那麽一小片。

    如果能夠將中原的範圍不斷擴大,那麽大唐未來的領土必然更加遼闊,並且還是繁華、穩定。

    “到時候遼東的木材、皮草、糧食通過海運運到登州等地,江南的各種精美商品通過海運運到遼東,大唐的商品流動,將變得更加順暢。不過,遼東以北還有不少胡人,得想辦法把他們化為己用,才能徹底解決遼東的長治久安問題。”

    室韋、靺鞨可是東北地區曆史悠久的部落,雖然人口數量不如高句麗,但是人家幾乎是全民皆兵,並且跟高句麗的關係很不錯。

    不把這些人收為己用,或者征服了,遼東是不可能徹底穩定下來的。

    “這個簡單,無非就是誘之以利,打一批拉一批,到時候再把淳於家的捕奴隊派到倆東去,不愁沒有方法對付這些胡人。”

    王玄策這些年也算是總結了不少大唐對付吐穀渾、突厥、薛延陀等胡人的手段,如今也算是胸有成竹。

    馬周等人都沒有來,王玄策自然就充當起了軍師的角色。

    “說的也是,這些東西等打敗高句麗人之後再考慮也不遲!按照這個船速,後天就能到平壤了,你跟九條浩之都聯係好了吧?”

    “王爺您放心,一切妥當!九條浩之跟賀建應該早就收到了飛鴿傳書,已經在安排接應和破壞的事情了。”

    “那就好!”李寬看著茫茫的海麵,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豪氣。

    海風吹著船帆,不時的響起“嘩嘩”的聲響,天空中不時有一些海鳥在船隊上空盤旋。

    這應該是渤海地區,千百年來第一次出現如此巨大的船隊。

    這也昭示著,大唐的海洋戰略,即將迎來新的轉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