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2/2)

作者:南山堂字數:4192更新時間:2020-11-06 00:27:19

    但是,半島上山多地少,百姓整體畢竟貧瘠,並且這些百姓普遍都已經接受了高句麗、新羅或者百濟幾百年的統治,大唐要想真正的收服他們,難度很大。

    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這種事情就沒有必要去做了。

    “陛下,楚王殿下的主意,自然是極好的!事實上,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如今除了原本的新羅、百濟,還有現在的南高句麗和北高句麗,就已經夠他們喝一壺的了。再加上還有淵蓋蘇文領導的兵馬占據著原本高句麗的十幾個城池,又有倭國人攻占了百濟的幾個城池,到時候局麵肯定會非常混亂。

    半島上越是混亂,越是能夠體現出我們大唐的吸引了。其他的東西我覺得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但是半島上這些人口,著實有點多。如今一個上等的新羅婢,在長安城可以賣到一百貫的高價。到時候半島到處是戰爭,到處是饑荒,肯定會有無數的人拚了命的主動來到大唐。這正好可以緩解我們長安等地用工緊張的局麵。”

    牛進達跟李寬接觸的還算比較多,思想上多少已經受到了一些影響。

    在他看來,隻要是對大唐有好處的事情,就可以幹。

    至於這麽幹了,會不會損壞其他國家的利益,這就不是他要考慮的事情了。

    “朕也是這麽認為!那就按照這個來辦理了,明朕就安排人馬去長安城,讓工部開始籌劃水泥路修建的事情。還有,這一次的出征,也有一些商隊跟著,到時候也可以讓他們去各個城池裏挑選中意的鋪子,要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紮根遼東,才能真正的讓遼東變成我們大唐的遼東道。要不然,過個十年二十年,遼東又被那幫胡人給占領了。”

    “真要長治久安的話,末將倒是覺得應該讓教育部先行動起來,也讓長安城中各個書院安排一批學員來到遼東。隻有遼東生活的百姓,全部都以我們唐人自居,以身為唐人為榮,才能真正的解決穩定的問題。而從長期來看,修建蒙學和學,讓更多的人識文斷字,接受我們的思想洗禮,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末將覺得還可以讓吏部加大明年春闈科舉取士的力度,安排更多的年輕官員來到遼東,按照軍事學院和觀獅山書院裏頭研究的一些思路來經營遼東道,讓遼東能夠快速的成為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而不是跟嶺南一樣,讓人談之色變。”

    經過了今的戰鬥,牛進達也覺得此次出征遼東,已經算是進入了尾聲了。

    所以他也情不自禁的開始思考今後的統治問題。

    “沒錯!進達你這主意倒是老成持重,非常符合遼東的實際情況。其實,朕也正想著找個機會擴大科舉的影響力,錄取更多的生員,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科舉走上官場,打破大唐官員任命的固有模式。如今這個機會,倒是正好!”

    李世民搞科舉改革已經有十年了。

    基本上每隔一個幾年,就會有一些改革措施。

    為的都是打破世家對人才的壟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