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2/5)

作者:南山堂字數:24750更新時間:2021-12-30 14:16:01

    太子殿下讓我們在這裏修建城池,其實就是讓我們在這裏牽製九皇子的。

    任何人在海外發展都是受到朝廷鼓勵的,但是如果誰想把這一塊土地變為自己的私人王國,那麽就超出朝廷的容納局限了。”

    李義協作為勳貴子弟,政治覺悟還是比較高的。

    不管是李治還是李承乾,亦或是李祐,他們在海外發展,雖然都有了屬於自己的領土。

    但是這些領土的四周,肯定是有大唐其他的勢力在牽製的。

    李寬可不希望到時候大唐那麽快就四分五裂,搞的天下大亂。

    哪怕是將來這些地方要成為獨立的王國,那至少也是一兩百年之後的事情。

    “這個道理我們自然是知道的,想來九皇子應該也知道這個意思。

    現在金山港也還處於發展之中,我們現在不需要考慮太多這方麵的內容。

    相反的,我們這座新城池的修建和發展速度,不要被金山港落下太多了。

    這個反倒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陳四兒也是跟了李義協好多年的老人了。

    彼此之間的關係早已經不是那種普通的上下級了。

    基本上大家想到什麽,就直接說什麽。

    “太子殿下給這座港口起名叫做楚王港,可見對它的發展是充滿了期待的。

    整個北美洲除了有非常廣闊的土地等待我們開發之外,其實海洋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

    按照我們這段時間的了解,這裏的漁業資源非常的豐富,可以支撐長久的發展。

    除此之外,我們在楚王港附近發現了一個火油礦區,這應該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優勢。

    雖然我們收到的《大唐日報》已經是好幾個月前的東西,但是煤油燈在大唐的普及非常的快。

    對於煤油的需求肯定是會越來越多的。

    並且我們也看到了,觀獅山書院也好,其他的一些作坊也好。

    如今都在研究基於煤油或者是其他火油冶煉產品為材料的發動機。

    一旦這個發動機成功研發出來,那麽對於火油的需求肯定會非常旺盛的。

    但是大唐到現在為止,除了在關內道發現了零星的火油礦藏,其他地方都還沒有動靜。

    這種情況下,我們楚王港附近的火油礦,有機會成為已經發現的礦藏之中最大的火油礦。

    如果經營的好,這將會是楚王港發展的一大動力。”

    李義協顯然也是深入的思考過楚王港的發展戰略的。

    作為一個遠離大唐的港口城市,要想發展起來,一定要有其他地方說不具備的優勢。

    金礦這個東西,當然是最好的。

    畢竟它的附加值最高。

    遺憾的是楚王港附近沒有發現金礦,反倒是靠近內陸的地方發現了火油。

    火油這個東西,雖然很早就開始有人在開發利用,但是都是處於非常原始的開發狀態。

    隻有煤油燈出現之後,這個局麵才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李義協覺得這完全可以作為楚王港的開發重點。

    “那個火油礦藏我也初步的去確認了一下,確實儲量非常豐富的樣子。

    並且看起來這個火油礦藏的開采很是容易,隻要在港口附近修建一個火油冶煉作坊,到時候就可以產出源源不斷的火油。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楚王港距離大唐太遠了。

    這個運輸成本有點高。”

    陳四兒這個擔憂,顯然也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關內道的火油可以滿足需求,那麽哪怕是楚王港這邊的火油開采成本更低。

    但是運輸回到大唐之後,成本也很難有優勢的。

    除非關內道的火油不能滿足需求,那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前期可以把眼光看向海外市場。

    火油加工成煤油之後,如果從長安城運輸到倭國等地,運輸成本也是很高的。

    我們從楚王港運輸過去,指不定還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火油還不能充分的滿足大唐自己的需求。

    這個時候,我們先把倭國、新羅、百濟等地的市場先占據了。

    這就夠我們楚王港前期的發展了。

    後麵的話,我們可以進一步的開發火油的用途,看看能不能不斷擴展市場。”

    李義協自然也知道楚王港這邊開采火油的優劣勢是什麽。

    不過他並不是很擔心。

    因為火油這個東西,各地已經發現的礦藏是非常少的。

    物以稀為貴,哪怕是運輸費貴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下一次船隻回長安城,我們專門請人去跟太子殿下匯報一下,看看觀獅山書院火油研究所可以不可以支援一批人員給我們。

    這裏的火油開采規模要盡快的搞起來。”

    從一開始,李義協就希望楚王港成為一座工業化的城市。

    雖然也需要有人去種植糧食,但是更多的人卻是可以去從事其他附加值更高的行業。

    這樣的楚王港,發展潛力顯然是更大的。

    ……

    希望港中,看著一筐一筐的橡膠被抬上了海船,阿帕奇滿臉都是笑容。

    “卡巴,大唐現在對於橡膠的需求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以前完全沒有用處的橡膠樹,現在已經成為我們部落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了。”

    作為最早跟大唐的探險隊合作的南美洲部落首領,阿帕奇現在的日子過的非常不錯。

    隻見他帶著墨鏡,脖子上掛著一塊黃金製作的哈梅迪懷表,身上穿的是大唐出產的絲綢衫。

    手指上還帶著一顆閃閃發亮,顯然由玻璃製作而成的大戒指。

    就連腳上穿的皮鞋,都是從大唐運輸而來。

    要是最裏麵再叼一支煙,那個氣勢就更加不一樣了。

    以前吃飽飯都有問題的部落,現在雖然不能說是人人都奔小康了,但是大部分人都已經衣食無憂。

    他們甚至開始招募更加遙遠的一些部落的人員來作為仆人,或者是幫大唐招募奴仆,他們從中掙錢。

    整個南美洲,他們對大唐的忠誠度應該是最高的。

    就連附近的金礦,他們都沒有任何插手的意思,任由大唐開采。

    因為橡膠的利潤已經足夠豐厚,豐厚到超出他們的想象了。

    “確實如此,原本我們部落今年新招募了上千的奴仆去負責收割、種植橡膠,我還擔心今年的橡膠變多了,價格會受到影響。

    沒想到那些唐人那麽友好,居然還是按照去年的價格來進行收購,一點也沒有要壓價的意思。

    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我們也可以考慮在部落附近參照希望港的格局修建一座城池了。

    以後大家居住的房屋裏頭,也能像《大唐日報》上麵介紹的那樣,有專門的淋浴房可以使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