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96章 水陸並進(2/5)

作者:南山堂字數:37894更新時間:2022-01-03 00:39:52

    雖然我們在朔州北部種植了不少的棉花,但是如果能夠在西域開辟另外一個棉花種植區域的話。

    那麽對於抵抗天災人禍的風險能力,肯定會高很多。

    西域地域遼闊,關中百姓去到朔州北部可以分到一百畝土地,要是去到西域的話,直接給他們分一千畝都沒有問題。

    到時候,一個普通百姓家分配幾個奴仆,立馬就能成為小有身家的地主。

    這對於提高我們大唐的綜合國力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事情。

    眼下太子殿下正在推進整個大唐的人口調查工作,甚至還安排了自己最得意的門生去負責這個事情的落實。

    雖然現在最終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已經了解到的一些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大唐的人口其實已經進入到了快速增長的階段。

    貞觀二十一年的人口數量,很可能比貞觀初年翻了一番都不止,跟武德元年相比,增加的就更多了。

    而現在大唐已經初步的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這個人口增加的速度,肯定會越來越快。

    不用多少年,大唐的人口就可以突破一個億,甚至有可能現在就已經突破了一個億。

    之後兩個億,三個億,甚至是更多的人口,也不是不可能。

    這麽一來,人口全部集中在原本的各個道,肯定就不大合適了,各方麵的壓力都會很大。

    如果能夠分配一部分到西域,一部分到鎮北道和遼東道,然後再有一部分到海外各地。

    這個人口增長的壓力就會得到大大的緩解。

    將來整個天下有一半的都是唐人的話,那麽這個世界就是我們說了算了。”

    薛仁貴從人口這個很特別的角度跟蘇定方分享了自己的認識。

    剛開始的時候,蘇定方還覺得薛仁貴的這個擔憂實在是沒有什麽意義。

    大唐一直都缺人手,哪怕是現在這個情況有所緩解,也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

    現在薛仁貴居然擔心以後人口太多帶來的壓力。

    簡直不可置信。

    但是沉默了一會,好好的思索了一下這個人口增加的速度之後,蘇定方又有點理解薛仁貴的擔憂了。

    你人口增加一個幾百萬,甚至幾千萬,那都是好事情。

    大唐有大把的地方消化。

    但是如果增加一個億,兩個億,那麽單靠原本的州縣來消化,肯定會麵臨巨大的壓力。

    這相當於大唐的人口變成現在的五六倍,那麽原本差不多解決了的糧食問題和穿衣問題,立馬又會再次的凸顯出來。

    曆史上,好些朝代到了末年,都會因為土地兼並等問題導致普通百姓活不下去。

    要是大唐也麵臨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是會出大事的。

    “還是仁貴你想的比較周到!

    這一次雖然我是隴右道行軍大總管,但是你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拿出來說,我們一起商量之後再做決定。”

    這個時候,蘇定方也算是徹底的認可了薛仁貴。

    這個太子殿下的嫡係親信,不僅個人身手很好,用兵很有技巧,政治覺悟也比自己高很多啊。

    要是沒有意外,將來薛仁貴的前途應該是比自己要大的。

    ……

    席君買這段時間也很忙。

    順風鏢局的業務現在是遍布大唐,他們在南洋還有專門的訓練基地。

    如今單單順風鏢局旗下的鏢師數量,就已經超過了兩萬人。

    這些人有不少都是十二衛退下來的將士。

    不過,自從大唐朝廷準備對西域用兵之後,席君買立馬就從長安城跑到了涼州。

    隴右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他不是很熟悉,但是副總管薛仁貴卻是他的老熟人。

    雖然他不可能名正言順的跟著大軍一起出征。

    但是跟軍中保持密切聯係,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薛仁貴也是知道李寬讓席君買去負責順風鏢局的目的是什麽。

    這一次朝廷把大部分的後勤都交付給各個商家去處理,其中需要順風鏢局護衛的商家,不在少數。

    換句話說,這一次前往西域的人馬當中,至少有幾千人是順風鏢局的鏢師。

    這些人要是聚集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等閑對上一萬敵軍,他們也都是敢直接衝上去的。

    “達飛,你們的捕奴隊不是隻有兩千人嗎?怎麽這一次居然出動了三千多人手?”

    在涼州前往肅州的道路上,席君買跟達飛騎著馬齊頭並進。

    順風鏢局雖然在整個大唐有兩萬多人手,但是他們都是分布在各個州縣的。

    短時間內要聚集太多的人手,還是很有困難的。

    所以這一次席君買跟想要在西域立功的達飛一拍即合,準備合作去撈點功勞回來。

    “席總鏢頭,我們捕奴隊的編製是隻有兩千人。

    但是這些年,總是有一些人從捕奴隊退出來的,也有一些想要進入到捕奴隊卻是沒有成功進來的。

    這一次我們把他們都給搞進來了。

    從涼州出發去西域的商隊那麽多,如今西域又處於戰亂之中,正是需要我們去保護大唐子民的時候。

    想來太子殿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應該也不會有什麽意見的。”

    達飛心中沒有什麽跟大唐作對的心思。

    相反,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要大唐更加強大。

    因為他在各個胡人部落裏頭得罪了太多人,如果沒有大唐的庇護,他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哪怕是現在的做法有點問題,他也是問心無愧的。

    “嗯,這種作戰模式之前太子殿下已經嚐試過一次,但是說實在的,對於各方麵的要求其實是比較高的。

    萬一出現了什麽意外,大軍就很可能因為後勤補給不及時的問題出現亂子。

    這一次我可是聽說大食帝國的軍隊有十來萬,但是朝廷隻安排了五萬大軍出征。

    我們這幾千人馬,也算是一個補充吧。”

    席君買雖然對自己非常有信心。

    論起單打獨鬥,他誰也不怕。

    但是千軍萬馬之中,他倒也知道個人的勇猛其實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

    如果沒有一定的兵力和陣仗支持,是不可能擊敗大食帝國的。

    “是啊,不過我們大唐的裝備天下無敵,各種新奇的武器是其他人聽都沒有聽到的。

    哪怕是我們捕奴隊,現在裝備的弓弩和大刀也都全部使用精鋼製作。

    在這方麵,我們絕對是有巨大優勢的。

    聽說這一次還有三千重騎兵跟著出征,到時候肯定可以打大食帝國一個措手不及。”

    達飛這些胡人,有時候比席君買他們對大唐更加有信心。

    感受過缺少鋼鐵的滋味的胡人,比誰都明白精鋼的重要性。

    就大唐現在的精鋼產量,全世界其他地方全部加起來也就隻有大唐的一個零頭。

    甚至連零頭都不到。

    這就意味著各種弩箭可以隨射,所以兵器全部都使用精鋼製作。

    就連普通的護衛,也都能配備精鋼製作的大刀。

    這個優勢,在戰場上大規模作戰的時候是非常明顯的。

    兩支軍隊衝擊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的刀劍要是直接斷了,基本上就意味著小命也就丟了。

    “那倒也是,仁貴本身就是一個神射手,用兵又非常精妙。

    如此精銳的隊伍在他手中必定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威力出來。

    到時候留給我們的很可能就隻是打掃戰場,看守俘虜的工作了。”

    想到這裏,席君買莫名的有些憂傷。

    自己可能沒有機會上戰場了。

    雖然大食帝國很強大,但是席君買顯然不認為他們能夠比大唐更加強大。

    “隻要我們想要戰鬥,那是一定有機會的。

    雙方出動的都是騎兵,那是大食帝國戰敗了,肯定也會有不少的潰軍的。

    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發揮威力的時候了。

    論起大規模的正規作戰,我們捕奴隊肯定是比不上正規軍的。

    但是論起小規模的追擊,我敢說這個天下就沒有哪支隊伍比達飛訓練的捕奴隊厲害。”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捕奴隊首領,達飛的身手也是非常不錯的。

    要不然也壓不住那麽多遊走於特殊環境之下的部下。

    “哈哈,你這麽說也有道理,那我們要加緊趕路了,要不然到時候連口湯都喝不到了。”

    ……

    邏些城。

    作為吐蕃國的國都,這座被眾山環繞的高原城池,這些年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的。

    在祿東讚的輔助下,鬆讚幹布陸陸續續的征服了象雄國,滅掉了天竺北部的一些國家。

    還跟尼泊爾的關係處的非常好。

    國內的各種手工業發展的非常快,吐蕃國所在的山南地區的農耕業也發展的不錯。

    雖然不能說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吐蕃國的百姓,這些年的生活水平卻是真的有實實在在的提高。

    雖然大唐在青海道和劍南道都給商隊進入吐蕃國設置了不少的限製,但是兩國之間的交流還是非常充分的。

    除了兵器和鐵器這些敏感的東西受到了比較多的限製之外,其他的很多東西都是能夠自由流動的。

    至於一些大唐不讓輸入到吐蕃國的東西,由於有商人從天竺那邊往北進入到吐蕃國,進行商業貿易。

    所以吐蕃國在鐵器等方麵也算是獲得了補充的途徑。

    再加上他們自己也在發展這方麵的產業,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給自足。

    這讓鬆讚幹布的信心可謂是大漲。

    要不然他也不會連續幾次嚐試著在大唐邊境挑釁唐軍。

    發現搞不定大唐之後,他倒也幹脆。

    立馬再次的將發展重心放在了南邊和西邊。

    從吐蕃國南部,沿著尼泊爾的那個方向朝著西域而去,有著吐蕃國獨特的一條道路。

    這條道路的安全性非常高,因為北麵都是原本象雄國的區域,放在後世就是荒無人煙的阿裏地區。

    所以他們走這條路進入到西域,根本就不用擔心會受到唐軍的攻擊。

    哪怕是到了西域之後,他們也能很靈活的進行對應。

    一旦發現風向不對,立馬就可以掉頭往回。

    “讚普,這是最新從西域那邊傳來的消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