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18章 發酵!(2/3)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8600更新時間:2020-01-26 17:30:13

    這個情況也是在楊傑的預料中,不過有了這條政策,再加上國內比亞迪、奇瑞、吉利等多家公司也是紛紛殺入了汽車市場,原本中原汽車公司就給這些國營汽車集團公司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現在又出現了一批新的競爭對手,再加上合資汽車品牌跟這些官老爺沒有了關係,如果再不努力點的話,隻能是被花式吊打,死得很難看。

    “福耀集團公司現在給國內的日係汽車提供的汽車玻璃產品數量有了不小幅度的下降,看來這次高田氣囊的事件對他們的打擊挺大的。”譚福耀說道。

    福耀集團現在占領著國內汽車玻璃的很大份額,在汽車玻璃上的營收達到了50多億,現在開始提供液晶麵板的玻璃基板,今年上半年在超薄玻璃基板上就創造了20億的營收。

    不過福耀去年代工業務收入突破400億,已經成了國內排在第二位的代工廠,利潤在50多億,譚福耀的精力也開始轉移在了代工業務上,不過他是做汽車玻璃發家的,對國內外汽車行業的情況也是盯得很緊。

    高田公司的問題氣囊案件造成了日係汽車陣營的大地震,展開了大規模的汽車召回工作,這些RI國汽車公司也是承受了不小的打擊,股價開始一瀉千裏。

    作為高田氣囊的第一大客戶兼股東,本田上個月宣布召回50萬輛車型,但是連本田都都沒有想到的是,作為多年的合作夥伴,作為零部件供應商的高田則認為汽車召回行為是汽車生產商自己的舉動,並且采取不配合的態度,這讓本田都有些傻眼。

    其實早在幾年之前高田在內部測試時發現氣囊沒有正常工作,並且部分氣囊在測試中發生爆炸,但是高田選擇了隱瞞並繼續生產安全氣囊。

    此時的高田已經是生產線遍布17個國家,擁有46座工廠的大型企業,高田高層深知如果全部召回自己生產的安全氣囊至少涉及到上千萬輛汽車,高田根本不願意獨自承受這數十億美金的召回費用,這對高田致命的打擊,他們已經沒有了後悔的選擇,隻能繼續走下去,在此之前,高田公司將最終將樣品以及數據記錄銷毀,偽造了一份安全的數據。

    這次福特汽車集團跟威德汽車集團、克萊斯勒三家公司這次也是罕見地聯手讓MI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展開了對高田氣囊大麵積的調查,

    不過高田始終對安全氣囊的問題采取不認罪不道歉的態度,態度非常怠慢,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開缺陷氣囊問題細節。

    因為不配合MI國監管部門的相關調查工作,現在高田被處以每天1.4萬美元的罰款,就算這樣,高田唯一能做的隻有掩蓋真相,等待風頭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