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84章 生物製藥大基金!(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7344更新時間:2020-01-26 17:32:28

    “這幾天我也是跟好幾位藥物研發的專家接觸過,新藥的研究和開發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流程大致是項目立項、臨床前研究、CDE待批臨床、臨床試驗、CDE待批生產、批文生產轉移,一個新藥走完所有流程,怎麽也得花七到八年的年的時間,風險還是很大的,不過現在藥物研發風險和成本最高的部分是在藥品研發立項後的研發和臨床試驗。”

    “我也是想著建立一個大型的第三方臨床實驗室,讓這個協會組織的成員成本給降下來,另外如何和這些藥企共同分擔臨床前的藥品研發費用也需要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設計方案。”

    楊傑點頭道:“如果這兩樣的成本降下來的話,研發新藥的風險就大大降低,國內藥企研發創新藥的意願就非常大了,畢竟離開成本談研發生產是耍流氓,國內的,這十多年來通過國外來自10家公司的106種研究性新藥和生物製劑研發費用的分析,成功開發一個藥物,藥企實際的掏出的花費為13.95億美金,加上資本時間和機會成本,開發一個新藥的成本為25.58億美金,按照我們國內的成本來算的話一款創新藥的成本也要接近7億美金左右。”

    “不過如果省掉臨床試驗費用的話,占大頭的研發費用大概就隻需要六七億華夏幣,如果我們能讓成本整體的降到三四億的水平,七八年後我們能能得到上百種創新藥,就算成功率隻有百分之十,成功十多種新藥我們也能賺到不少的錢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如果我們不在創新藥上的新藥靶點進行研究的話,這些國外的藥企就會快速地消耗已經所剩無幾的可行的新藥靶點,以後創新藥的成本會變得越來越高。”

    “現有藥物中,超過50%的藥物以受體為作用靶點,受體成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作用靶點,超過20%的藥物以酶為作用靶點,特別是酶抑製劑,在臨床應用中具有特殊地位,6%左右的藥物以離子通道為作用靶點,3%的藥物以核酸為作用靶點,這些新藥靶點基本上已經被國外的藥企給研究完了,剩下的20%藥物的作用靶點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如果國內在新藥靶點上不做研究的話,以後幾十年的時間裏麵在藥物上都會被國外的企業割韭菜。”

    楊傑說道:“這樣的事情我是看不過眼了,既然沒有人去做的話,那我自己來做這些事情吧。”

    他要做的是利用資本和成熟的運作機製來刺激國內藥企的對創新藥的研發興趣,形成合力。

    現在國內的藥企對新藥的立項以及對於新藥的研究和開發都是抱著非常慎重的態度,在這種心態下,很多研發都是在做仿製藥,有的甚至仿製藥都做不好,大家更多的是如何能夠申報,如何能夠滿足政策,根本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開發一個創新藥。

    楊傑也是想改變國內這種大環境下的浮躁風氣,花個七八年的時間讓上百種重大疾病的創新藥上市的話,能夠帶來巨大的利益,其他的藥企見到這個情況自然也是會跟上來,到時候國內的局麵自然有了極大的改變。

    到時候隻要有了一批能夠跟國外藥企抗衡的產品出來,有了競爭,那些高昂的藥價自然會跟著下來了,藥價下來的話,國內的病患也能得到更大的益處。

    其實藥企的毛利潤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多已經是非常好了,這個也才是正常的狀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