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45章 防務集團公司!(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6256更新時間:2020-01-26 17:34:40

    而小型化的導彈則是在紅旗17的基礎上進行了小型化,去掉了垂直發射快速轉彎的技術,改為傾斜式熱發射,導引頭是防務集團公司自己研發的高靈敏的點源紅外製導頭。

    因為對付這些火箭炮和榴彈炮彈不需要太強的抗幹擾能力,但是對靈敏度要求很高,而這方麵華興集團公司本身實力就很強。

    為了達到對火箭彈、迫擊炮彈殺傷的效果要好,研製的這款小型化導彈戰鬥部安裝了近炸引信,同時也使用了AT-4高能炸藥,破片足夠大,能對火箭彈和炮彈進行最大程度的摧毀。

    鎧甲係統麵對的目標主要是火箭炮彈和炮彈,這些目標彈道高度固定,通過測量幾個點,就能把整個彈道計算出來。而且速度通常比較慢,一些炮彈在末段基本上是亞音速飛行了。

    所以這套係統使用的是電科公司提供的雷達係統,並沒有使用華興集團公司自己研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也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

    電科公司研製的雷達係統也是經過了優化設計,地麵雷達在計算出火箭彈的彈道後,隻需要把攔截彈引導到遭遇點附近,讓攔截彈自己捕捉目標就行了。這個過程中,製導雷達發送的修正指令可能非常有限,不會耗費雷達的計算能力,所以實現了讓原本的雷達實現了多目標攔截能力,這個方案還是防務集團公司提出來的。

    傳統防空係統之所以同時攻擊目標數量在8-10個以內,主要是因為他們攔截的空氣動力目標的飛行軌跡是高度不確定的。如果對其進行攔截,雷達需要以非常高的數據更新率探測這些目標,導彈發射出去後,還要給導彈發送指令,引導導彈進入正確的位置,然後依靠自身攜帶的導引頭進行更為精密的跟蹤。如果導彈采用純粹的指令製導,就要對導彈進行更精密的、更快的指令發送,並且一直到命中目標。這樣,一部雷達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能同時引導導彈攻擊8到10個目標已經非常吃力了。

    國內對的精力也一直集中在打擊一些高價值的目標上麵,對於火箭彈和炮彈方麵主要是使用炮偵雷達來計算敵人火炮陣地的方位,然後實施反擊,但是在攔截火箭彈和炮彈方麵卻是很少研發。

    畢竟國內已經多年沒打仗了,也不會遇到中東這樣的情況。

    這套鎧甲係統就是特地針對中東的特殊需要進行研發的。

    要足夠大的射程,要有較強的多目標打擊能力,還得便宜,這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務也是讓防務集團公司的設計研發團隊絞盡腦汁,最後還是拿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設計方案。

    其實這套技術方案技術難度並不是太大,最主要的還是要成本給控製住,現在國內有著完備的軍工體係,很多成熟的技術都可以利用起來,所以研發進度也是很快。

    在生產車間裏麵,楊傑也是見到了雷達車和發射車的一些模塊已經開始在組裝生產,他對這個進度還是感到比較滿意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