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77章 買下尾礦壩?(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6878更新時間:2020-01-26 17:35:38

    那時起,尾礦庫周邊耕地肥力開始下降,動植物陸續受到影響。

    到現在尾礦壩周圍大片耕地無法正常種植農作物,幾乎全部荒廢,潛水層地下水無法灌溉或供人畜飲用,共計超過7個村、3000多人、6萬多畝土地受到影響。

    汙染物在地下水的帶動下,還在以每年幾十米的速度逼近澴河。

    包圖市環境監測站其實也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監測,也是得到了大量的數據,當地的井水中,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的含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是不斷地遞增,大部分已經超出規定的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數倍至數十倍不等,遑論飲用水標準。

    要說當地的官員不知道這些事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這個汙染的源頭就是包鋼集團公司,這家公司是包圖市的經濟支柱,這家國有企業不能倒,如果倒了,那麽很多官員的仕途都是要受到很大牽連的。

    但是這座尾礦因存在放射性汙染以及潛在的潰壩風險,當地的官員也是如同坐在一座隨時會爆發的活火山上麵,也不可能真的坐視不理。

    求解之道早已昭明,通過科技手段變廢為寶已成為當地官府、企業的共識,但是,在現有科技手段和稀土格局之下,實現並不容易。

    其實上世紀80到90年代,包鋼集團就與多家研究院合作,開展了物理法的選礦工藝試驗,不過這些工藝要不是對於稀土的回收率不高,不具備實用價值,要不就是工藝對環境隱患非常大,還有最近幾年研發出來的新工藝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落在包鋼集團公司身上。

    如果要使用這些工藝方法的話,沒有設備和新廠房來支持應用也是白搭,而且要處理這座尾礦壩至少要投入數十億甚至更多的錢出來。

    這對已經陷入連年虧損的包鋼集團公司來說是根本不可能拿出這麽多的錢出來,而當地的官府自然也是不想背這個鍋。

    在沒有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之前,大家都是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態度。

    林少磊也知道楊傑可不是簡單的人物,這次過來看中了這個尾礦壩自然不會隻是大發善心,而是看中了這個尾礦壩所潛在的巨大財富。

    該尾礦庫現在有上億噸的礦渣,所含稀土元素比例比百裏之外的博鄂雲白原礦更高,與原礦相比,尾礦所含的稀土平均品位已從5.5%提高至7%以上。

    而且包鋼稀土研究院對尾礦庫礦渣取樣分析,顯示這些礦渣富含著稀土、釷資源、铌、鐵、螢石等元素,確實是算得上一個珍貴寶藏,至少蘊含著上萬億的價值。

    但是要將這上億噸的尾礦給開發出來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就算是不開發直接將這尾礦壩裏麵的上億噸的礦渣挖出來都需要十來年的時間,現在的包鋼集團公司是沒有這個技術手段和財力做這件事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