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08章 憶阻器!(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5410更新時間:2020-09-02 04:18:20

    鷹醬國內的萬國商業機器公司跟梅溪湖大學人工智能院的技術路線是相似的,不過他們一年多前才啟動這個項目,而梅溪湖大學啟動這個項目已經很久了。

    得益於梅溪湖大學招募到了數名世界頂尖的腦神經科學家,而且這些腦神經科學家對大腦神經元如何工作的研究已經進展到了新階段,並且建立了理論模型,這無疑為梅溪湖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為開發神經元計算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這個也是恰逢其時,如果放在一二十年前研製這種神經元計算機這個項目肯定是白花錢的。

    霓虹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啟動了第五代計算機項目,其目標是造出能夠與人對話,翻譯語言,解釋圖像,並且像人一樣推理的機器。

    這個模擬大腦的計算機項目耗資八億五千萬美金,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投資巨大的項目,折騰了十年後霓虹國也是宣布研發失敗,負責此項目的人跳樓。

    鷹醬媒體對此也是進行了高調解讀,認為此事的意義不亞於蘇修解體,徹底暴露了東亞在經濟奇跡背後其實是缺乏思想和創造力的文明。

    當然,這種論調是西方這些媒體別有用心的洗腦,將這麽一項科研項目的失敗故意劃到種族優劣上麵來,用心是十分險惡的。

    這個科研項目的失敗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在於當時腦神經科學水平沒有達到現在的水平,人工智能還處於蠻荒狀態,而且計算機本身的運算能力也不夠,不失敗才有鬼了。

    梅溪湖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啟動神經元計算機項目的時候腦科學水平已經是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語,這些腦科學家已經搞清楚了極少部分神經元本身是如何工作的情況。

    技術團隊不是真的要模擬一個人類大腦出來,畢竟腦科學到現在還是處於蠻荒狀態,根本沒有腦科學家知道大腦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為了研發這款神經元網絡處理器的時候也是讓華興科技集團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團隊遇到了非常大的技術挑戰,尤其是在神經突觸核心電路設計部分。

    神經突觸核心電路在實現大腦機能方麵有特殊作用,是關鍵中的關鍵,采用了時分複用技術,為了實現突觸非易失性記憶功能,技術團隊不得不尋找這種傳說中的憶阻器。

    憶阻器之前隻存在於理論預測當中,之前卻是沒有那個研發機構真正地研製出來。

    楊傑這重生者也是再次做作弊,提出了用硫氧化鉬和石墨烯分別作為憶阻器的介質層和電極材料製備了三明治結構的異質結的技術方案。

    技術團隊根據這個技術方案也是迅速地找到了這個憶阻器的製備工藝,將石墨烯、硫氧化鉬、石墨烯堆疊在一起形成具有原子級平整度界麵的範德華異質結。

    測試結果顯示這種基於全二維材料的異質結能夠實現非常穩定的開關,擦寫次數超過千萬次,擦寫速度小於100納秒,並且擁有很好的非揮發性。

    如此高性能的異質結讓設計出來的憶阻器陣列直接使用歐姆定律進行加法運算,使用基爾霍夫定律進行乘法運算,因而能夠實現並行存內運算,從而模擬存內計算,實現速度和能效的大幅提升,減小誤差,非常完美地實現了神經觸突核心電路的功能。

    這個也是神經元計算機能夠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