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49章 配套係統!(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4568更新時間:2020-09-02 04:18:35

    也正是如此,即使是冷戰巔峰時期,北約也不過是在前線部署了8000多輛各型主戰坦克,而蘇修最多的時候部署過25000多輛,其中還大半裝備著125mm火炮。

    蘇修為對付艾布拉姆斯、豹2A4這種的北約這些加裝了類似約翰牛“喬巴姆”複合裝甲的新銳主戰坦克也是研製了多款穿甲彈。

    雖然蘭克烏手中掌握的了1991年定型投產的這種穿甲彈的技術圖紙,這種穿甲彈即使和鷹醬1991服役的、號稱“冷戰最強彈”的穿甲彈相比差距都不太大,可以說達到了當時的頂尖水平,不過這麽多年來這邊沒辦法生產這種穿甲彈了。

    其實這款穿甲彈才剛剛定型服役幾個月的還沒來得及開始量產,這個紅色帝國就解體了,而且這種穿甲彈的材料隻有大毛才能提供。

    所以蘭克烏這邊能生產的也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量產型的穿甲彈,這跟西方國家量產型的穿甲彈存在著技術代差。

    其實之前蘇修在穿甲彈的研製上知道自己在材料技術和彈藥技術上是不如這些西方國家的,所以絞盡腦汁地在穿甲彈的彈藥結構和彈體結構上下功夫,讓自己的穿甲彈在性能上上靠近西方國家穿甲彈的技術水平,算得上是一種取巧的思路。

    直到現在大毛方麵才開始量產90年代初那種設計出來的穿甲彈,而蘭克烏這邊卻是無法進行生產的。

    其實蘭克烏這邊不僅僅在穿甲彈方麵的研製能力下降得厲害,就連普通火炮彈藥這邊也成了大問題。

    前段時間華興防務集團的技術團隊通過調查了解到蘭克烏自行設計製造的的火炮炮彈都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生產這種榴彈炮的工廠因為被逼著使用國內的較高韌性的低碳鋼,造成彈丸爆炸後破片較大,製造的炮彈爆炸後大概會產生100個破片,而按照蘇修的標準這種炮彈要產生1700到2000個破片,差距非常巨大。

    而且這種炮彈也比之前蘇修時代製造的炮彈超重,這樣的重量差異必然會造成射程、精度等種種問題,而且也沒有進行彈丸的內部壓力和慣性力矩、重心的測量,裝填的炸藥也不能滿足長期儲存的需要。

    楊傑對蘭克烏這邊這種研發力量不足,生產管理混亂的情況其實是很不滿意的,這邊眾多的設計局手裏有著大量非常不錯的技術資料,但是卻無法生產出來也是讓人頗為無奈的事情。

    楊傑想自行設計製造火炮係統和主戰坦克在內的武器裝備,不過在國內隻能提供子係統部件,市場空間空間不大,還要跟兩大地麵武器集團公司競爭,而且軍方也不願意讓華興防務集團涉足這個產品領域。

    也是這些原因,所以楊傑這次才接手蘭克烏的這些軍工集團,他也是非常希望將這邊的軍工體係重新建立起來的。

    既然楊傑要研製新型的主戰坦克,那麽坦克火炮係統和配套的彈種那也是要全力跟上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