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05章 重大技術突破!(2/2)

作者:鹿林好漢字數:4442更新時間:2020-09-02 04:19:31

    而南華大學也是在這邊開設了分校,也是參與到了包括仿星器聚變堆等方麵的研發。

    到現在遠大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是成了國內非常重要的核物理研究重鎮,這幾年時間裏麵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核物理研究所的學科帶頭人。

    楊傑對此心中自然是感到十分欣喜的。

    他還特地視察了梅溪大學核物理研究院的一個同位素核電池技術研發實驗室,並仔細地了解技術部門正在開發的以鎳-63作為輻射源和基於氮化镓二極管的肖特基勢壘進行能量轉換的核電池原型電池。

    這款同位素核電池原型裏麵有由兩百多個氮化镓轉化器鎳-63和穩定的鎳箔層交織著。

    為了研發這款核電池技術團隊也是對轉化器本身的厚度和鎳箔厚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因為轉換器產生的功率量跟鎳箔和轉換器本身的厚度有非常大的關係。

    現在可用的原子核電池原型由於其體積過大而無法升級,如果同位素這種輻射源的厚度非常高的話自身發射的電子將不能從中逸出,會產生自吸收效應,類似的推理同樣適用於轉換器的厚度。

    在研發這款核電池的時候技術團隊也是建立了數學模型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同時也是研製出了多個原型產品進行了各種測試驗證。

    差不多是經過了好幾年的摸索,技術團隊到現在終於也是確定了輻射源的本身的厚度和轉化器的厚度以及鎳箔的厚度。

    技術團隊通過各種實驗測試也是確定鎳-63源的厚度隻有兩微米的時候輻射強度是最好的,而用氮化镓材料製備的肖特基勢壘轉換器最佳的厚度在十微米的樣子。

    不得不說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半導體製程工藝上是非常強的,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旗下的氮化镓半導體材料技術研發中心和中晶微公司方麵出手利用半導體製程工藝幫助搞定了轉化器的製備工藝,並且可以實現大規模生產。

    這個技術團隊在這個基礎上也是設計出了堆棧式的核電池的原型,達到了之前技術團隊的設計目標。

    技術團隊此時也是向楊傑這位大老板展示了這款核電池原型,並且用儀器設備進行了測試。

    當楊傑看到儀器設備上顯示這款紐扣大小的電池的輸出功率達到了數十瓦每小時,這個是電化學電池功率的十多倍!

    “非常好非常好!”

    楊傑此時連聲說道,心中也是頗為激動的。

    技術團隊能夠將這款同位素核電池幹到這個水平已經是遠超過他的預期了!

    鎳-63的半衰期為100年,而且技術團隊將這款核電池的輸出功率幹到了每克3300毫瓦每小時的水平,這個可以說是非常重大的技術突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