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12章(2/5)

作者:過客字數:21452更新時間:2023-10-27 11:11:01

    從一次或數次合作的情況看,雙方顯然都傾向於不合作。但是事實上,隻要讓合作的事件多次發生,人們就會發現,甲乙雙方早晚都會趨向於尋找一個合作解。即甲方付費而乙方交貨。

    人們都還是願意合作的。從理智分析講,每個人都在算計著自己的利益,最佳的選擇是背信棄義,隨時見好就走。但是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合作不成了,這種最佳選擇就成了短視。所以人們實際上總選擇堅守諾言而不選擇背信棄義。理智的算計和生活的實際之間存咱著一個差異。這個差異,理性本身不能完全充分地解釋。

    美國科學家發現,理論上,無論經過多少次博奕,人類行為合作的概率與不合作的概率總是近似相等的。但他們通過實際調查卻發現,一旦有了一次或數次進行合作的良好回憶,在後來的博奕過程中,參與合作的雙方總會依靠記憶來主動尋找善於合作的夥伴。

    曾經幫助過你的人,你會把他牢記在心裏。下一次再見麵時,你會一下子認出他。你和他之間再次合作的可能非常大。擦肩而過的人,你和他之間沒有任何瓜葛,過去了就過去了,就是再次打照麵,也會誰也認不出誰來。曾經背信棄義的人,你也會對他印象深刻。下次再見麵時,你也會一下子認出他來。但是你是對他充滿戒備和冷漠,你們之間合作的可能性還不如你與陌生人之間合作的可能性。

    正是在這樣的淘汰選擇中,你逐步認識了許多願意合作的人,並把他們列入自己的朋友圈內,逐步形成一個合作協進的氛圍。

    (3)同行不必是“冤家”

    人際關係學大師卡耐基的理論風靡哈佛乃至全美,曆久不衰。卡耐基指出:無論在學校、官場還是商業界,一個人如果把同學、同事或同行作為競爭的死對頭來看待,一方麵,他會整天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之中。也許你會想:“他現在比我厲害,我一定要還以顏色,一定要超過他,打敗他,讓他向我認輸。”如果你帶著這種心態進行競爭的話,可能會不擇手段,運用奇招異術攻擊對手,即使贏得勝利,也可能禍及雙方的人際關係,傷了大家的和氣,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而且以戰勝他人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未免太低估自己潛力。而另一方麵,假如對方是很強的竟爭者,你一直無法超越他、戰勝他的話,那麽你可能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甚至會想出一些消極的方法來傷害對方。這樣你的情緒發展會更為槽糕,報複的代價畢竟是太高了。因為當我們將對手發展成為仇人,恨這個仇人的時候,就等於給了他們致勝的力量。“那力量能夠妨礙我們的睡眠、我們的胃口、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快樂。要是我們的仇人知道他們如何令我們擔心、令我們苦惱、令我們一心報複的話,他們一定會高興得跳起舞來。我們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傷害到他們,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像地獄一般。”卡耐基的這番話發人深省,何況我們沒有必要將自己的同學、同事、同行作為對手、仇人。我們能不能積極一點,把他們作為合作的夥伴、交流的對象或學習的榜樣。這樣我們就可以想:“他確實是不錯,我應該向他學習,想辦法超越他。盡我最大的努力,看看自己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這樣的話,無論結果怎樣,你都不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更不會與你周圍的人結怨成仇。

    (4)保持與人協調的姿態

    布什總統就職演說中談到:“我以一位聖人的希望作為我行動的準繩:在緊迫事情上,要團結一致;在重大事情上,要集思廣益;在一切事情上,要寬宏大量。”

    當溫斯頓·丘吉爾爵士臨危受命,率領大不列顛投入戰爭時,他說:“我一生都在為這一時刻做準備。”從同樣意義上講,培養所有其他習性就是為了使我們具備協同配合的習性。協同一旦得到正確理解,便可成為所有生活中的最高級活動——它是對所有其他習性的真正的綜合檢驗和體現。

    柯維指出:協同的最高形式是把人類特有的天賦、雙方皆贏的動機,以及設身處地的交流技能全部集中用於應付我們在生活中麵臨的最嚴峻挑戰。由此所產生的結果幾乎是奇跡般的。我們將開辟出以前不曾存在的新的選擇途徑。

    何為協同作用呢?簡而言之,它意味著一個整體大於其各部分之總和,意味著各個部分彼此之間的聯係本身即構成一個部分。它不僅是一個部分,而且是一個最能激發人的潛力,最能賦予人們以力量,最富於凝聚力和最鼓舞人心的部分。

    商場中的你,應將創業的過程視為一個合作的過程,做到善於與別人、與下屬、與對你事業有所幫助的所有人合作,做到求同存異,雙方皆贏,這是商場的大智慧,人生的大境界。

    財富偏愛有準備的人

    機遇向來青睞有準備的人的,機遇一縱而逝,因而,機會總是偏愛的有所準備的人,他們總是不懼風險,抓住機遇。吳鷹就是這樣一位有頭腦的人,他以令世人瞠目的速度創造了他的UT斯達康世界。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經曆使吳鷹受益匪淺,他參加了許多高尖端信息技術的開發研究工作,他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眼界更為開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