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35章 :紅巾軍(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886更新時間:2023-10-28 00:17:46

    雖然博陽的各個望族都有選派家族子弟出任官吏,可是從他們隻選派旁支這件事情上來看,分明能看出強烈的不信任和觀望。對於他們來說,有官做那是極好的事情,可是並不是誰的官都能做的,那還需要謹慎的選擇。

    長年戰亂使華夏的家族養成一個傳統,每當戰亂之秋就是一些人的機會,除了那些直接參與爭奪天下的家族,幾乎每個家族都會仔細觀察戰況,一旦覺得哪一個豪傑有勝利的希望,那麽便會對其進行“投資”。他們通常的做法不是直接資助錢糧,而是派出有才能的家族子弟前往投靠,也就是進行輔佐。

    不過,宗族從來不會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麵,他們常常是覺得有必要就派出宗族子弟,為了方便行事還往往會玩“開革”的事情出來,以示某某誰已經和家族無關,很多時候不同的勢力經常有同一個家族子弟在不同的豪傑麾下效力。

    當然,所謂的開革其實就是做一個樣子,這個潛規則根本就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哪怕為之效力的“主公”知道某個人的親戚在敵方那裏效力也不會進行幹涉,甚至這個“主公”會十分在意同一個宗族的人到底怎麽分布。

    這位“主公”會比較在自己這裏效力的是不是那個宗族的嫡係,敵方那個宗族子弟是什麽身份,由此判斷“外界”對自己有沒有信心。如果同樣是嫡係,那麽就看那個宗族資助自己多少錢糧,又資助敵方多少錢糧,得出判斷。如果宗族資助自己的較少,他會有強烈的危機感。

    最為平常的例子就是諸葛家的做法,老大諸葛瑾投靠孫吳,老二諸葛亮投靠蜀漢(劉備),老三諸葛均投靠曹魏。三個兄弟並不在同一個陣營效力,宗族把這個稱呼為“開枝散葉”,隻要最後有一方為之效力的勢力獲勝,那麽諸葛家都缺少不了榮華富貴,算是投資成功了。

    青州不止有劉彥這股勢力存在,說到底他是一個外來者,不單單是博陽的望族無法進行評估,整個青州知道劉彥率軍進入的宗族都沒有他的詳細信息,不知道以前是做什麽的,現在是什麽官職,在沒有足夠的信息可以進行分析時都不會進行投資。

    博陽的望族給予錢糧是被迫無奈,這根本算不上支持更加不是投資行為,如果劉彥能夠在博陽站穩腳根並且向外擴張,讓他們看到前景,那時不用劉彥自己多說什麽,他們恐怕會迫不及待的巴結討好。

    劉彥攻下之後將所有胡人羈押到城外的軍營,他讓文史計算羯人在城內的產業。這麽一折騰下他來訝異的發現,作為中原的主人,又有“搶劫”免費的“法律”,羯族人大多富得流油。

    大略計算一下,算上沿途搶掠和博陽城的抄家,荷包竟是鼓了不少。

    不過,戰亂之秋不動產值不了幾個錢,劉彥幹脆將店鋪一類的不動產賤價賣給博陽的士紳,又用沿途搶來的錢財向當地士紳購買糧食和布匹,雖然全局上還是有些捉襟見肘,但也不至於是一清二白了。

    幾日核算抄家所得的田產後,他出於穩定軍心的考慮,借鑒曆史上前輩們的做法,按照登記造冊的名額發放田畝,初步增強了追隨者的信心,也為明年的耕作做好了準備,不至於到來年沒有糧食收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