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37章 :威逼利誘(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998更新時間:2023-10-28 00:17:46

    趙鬆本是冉閔帳下一名小吏,三月前從鄴城出發,之所以來到博陽也不是專門來尋找劉彥。他的使命是為冉閔招攬豪傑,行走於泰山、濟南、東安三郡,察看三地的勢力分布,尋找有實力的豪傑進行拉攏、招攬。

    他一直待在黃河北岸的範城,隔岸觀察黃河南岸的爭鬥,期間不斷派出大量人對中小型武裝進行拉攏,封官許諾之下倒也招攬了不少頭目,這也算是收獲頗豐吧?他覺得南岸的局勢相對比較穩定後開始啟程,渡過黃河的第一站是前往東阿城。

    成功的說服占據東阿成的崔氏宗族,以東阿為駐地向東平、鋸平、濟南、曆城等城池派去使者,除了東平城和鋸平因為有崔氏的關係表示願意服從,其餘城池要麽沒有回音要麽幹脆殺了使者。

    在沒有累積足夠的實力前,趙鬆不好發作,他一方麵催促崔氏征兵待戰,一方麵將目光轉向了博陽城和泰安城,覺得隻要說服這兩個城的頭目,那麽就能從北麵和南麵威脅處在夾擊之勢當中的那些叛亂武裝,若是那些人頭腦清醒必然悔悟,要是不悔悟一旦開戰也能從兩個方向夾擊。

    在趙鬆的印象中,占領博陽的劉彥與其他人似乎有些不同,其他勢力占領地盤後無外乎是剝削和擴張,然而劉彥有地盤後並不急著向外擴張,卻是一直在整頓軍隊和安排民政,一副閉門發展的架勢,與其他隻顧今朝有酒今的頭目相比起來,趙鬆無法不高看劉彥一眼。

    自古以來,沒有穩固的後方就無法開疆擴土,這幾乎成了定律。按照這個時代的說法,劉彥的所作所為十分符合兵家信服的“兵道”,趙鬆猜測劉彥不是極易滿足的人便是有天大的野心,而這一類人是最難琢磨的,與之泰安城的匪類武裝相比,博陽必須親自前來。

    趙鬆在來到博陽之前就已經做好功課,雖然對劉彥並不是全番了解但也不是一無所知,他從鄴城的同僚那裏得到一些信息,劉彥首次出現時淮南,當時劉風招攬未果。劉彥的第二次出現是在廣宗城,被張昕樂招攬進乞活軍,廣宗城之戰後脫離乞活軍本部一路殺到青州。

    一夥人進城之後,趙鬆要求上去城樓看看。

    古時候建城要看地勢,城池一般是選擇有水源的地方,從視野相對比較廣闊的城樓向外看去,田畝的分布似乎還有講究?除了溪流兩岸擁有田畝之外,其餘的地方被空了出來。

    田野已經有了田埂,除了在田地裏忙碌的農夫,更多的是人則是在修整水道,一副為了春耕準備的景象。

    趙鬆還發現一個很奇怪的情況,剛才一路走來因為地勢和道路的關係沒有發覺,登上城樓後總算看見城樓南側堆積著大量石塊,一些看上去像極是在修整水道的人似乎也並不是那麽一回事。

    “那些是輔兵吧?”趙鬆抬手指向正在挖坑搬土的人,看著不像是在挖護城河,好奇問:“他們在做什麽?”

    如果注意的話,可以看出輔兵和農夫還是有些差別的。輔兵雖然沒有統一服飾,但是腦袋上都有一條鮮紅的綸巾,他們在軍官的指揮下在指定的地方挖坑,東一塊西一塊讓人看去根本猜不出在幹什麽。

    劉彥眨眨眼睛沒有回答,實際上他也隻是知道那塊區域被選出來建立“子衛星要塞”,輔兵具體在做什麽從不過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