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讀張愛玲筆下的女子(1/3)

作者:李子謝謝字數:8442更新時間:2023-10-28 18:56:27

    年歲輕一些的時候,讀張愛玲總有些力不從心,雖然她的文字大多也是描寫情愛,描寫女性世界的,但到底比起瓊瑤來還是沉重得多。記得那時看《沉香屑

    第一爐香》的時候,讀了一兩頁便丟到一邊,腦子裏長久地留下葛薇龍站在她姑媽半山腰別墅的回廊裏,百無聊賴地看風景的身影,那麽寂寥,那麽寂寞,那麽寂靜。於我年輕而浮躁的心境實在相距甚遠。從此便徹底擱下了。

    因為搬家的緣故,從書櫥底下翻出那本被壓迫得過於平整陳舊的《張愛玲文集》,突然心裏動了動。信手翻開《沉香屑

    第一爐香》,竟坐在雜物堆裏沉心看了起來。張愛玲真是個才華洋溢的女子,套用一個網友戲謔的說辭“碧波蕩漾得差點溢出來”。她的對事物細膩華麗的描摹的手法,我隻在《紅樓夢》裏見識過,於是我想張愛玲大抵是對《紅樓夢》熟爛於心的。看完《沉香屑

    第一爐香》,我又相繼讀了張愛玲的其他幾篇經典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怨女》。再也控製不住想發議論幾句的衝動。

    在張愛玲的筆下,除了個性鮮明的女主角之外,男人都被寫得**模糊,至少比女性形象塑造得寬泛一些,無味一些。而那些女性與瓊瑤故事裏的女人們又是截然不同的形象,甚至像地球的南極與北極。瓊瑤的女主角們單純美好,就算激烈也是性格純粹的,不像張愛玲文字裏的女性這樣尖酸、刻薄、犀利,或者直白地說,張愛玲筆下的女子有著嚴重的病態。曾在一篇雜誌上看到評價劉若英出演張愛玲的事,筆者不喜歡這樣的選角,他覺得溫吞水老好人的劉若英根本駕馭不了張愛玲這個角色。看了張愛玲的文字,便十分苟同那作者的說法。一個人在她筆下所呈現出來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都是本人內心或價值觀的體現,一個從不描寫單純形象的女子,她本身也該是複雜糾結的,再看張愛玲筆下那些女子的性格,一個比一個畸形,一個比一個尖銳,我不禁要想為什麽張愛玲筆下的女人都像渾身長滿了刺,甚至腦漿都長了刺的樣子?什麽樣的環境會造就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卻要叫人揣摩她才華橫溢的發源點的女子?

    上網搜了搜百度百科,被那長長的資料頁麵怔住了。張愛玲的家世背景是極端顯赫的,她的祖父是清末重臣,祖母的父親竟是赫赫有名的李鴻章。官宦之家出身,富貴榮華,怪不得她的筆下總把女主角放置在一個滿室考究擺設的環境裏,那些琳琅滿目的華居奢侈品的描摹總讓我有置身《紅樓夢》的錯覺。說到底她和曹公都是見過世麵的,見過普通百姓一輩子都無法得見的高貴的奢侈品,那份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令她在文字裏顯擺自己的見識之外,還要嘲笑高鶚對《紅樓夢》的狗尾續貂,依稀記得她曾取笑高鶚道,為什麽後四十回裏那些高雅的飾品擺設都不見了呢?因為高鶚是窮人家出身,沒見過那些東西。張愛玲說這話的時候,姿勢大抵是像極了她筆下的女子,不屑的刻薄的眼神,抬著她的尖細下巴。在網絡上,讓我吃驚的除了張愛玲的家世背景,便是她與漢奸胡蘭成的一段情。這段情應是遭人詬病的,畢竟一個作家不應該沒有政治敏感心,胡蘭成是汪偽政府的漢奸,這給張愛玲的形象應是打了很大的折扣的。曾看過一本書,書名作者都不甚記住,但是裏麵對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這段怪異婚戀的批判卻記憶猶新。我突然找到了張愛玲筆下女子性格怪異的根源。這段情對張愛玲應是打擊甚大的吧!對一個女人而言,胡蘭成的政治漢奸身份或許與她無關,或者她不在乎,但對胡蘭成的花心濫情她應是在心裏深深忌諱,並諸多芥蒂的。隻是這個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女子忍讓屈服,甚至用旁觀者的心態去經營一夫多妻的家庭,與那些鳩占鵲巢的小妾平分秋色,甚至在多個女人共侍一夫的局麵裏,她突然地感到頹然,她可以大度地為自己男人的小妾畫像,隻是畫著畫著,她在那小妾的眉眼間看出了其與丈夫的夫妻相,就不可遏製地悲從中來,她覺察到自己才是該退出的第三者,作家的豁達與淡漠終於使她把手中的畫筆一扔,便徹底滾出了胡蘭成混亂的生活,她知道她堅韌得像蒲草,就算磐石沒有立場,像陀螺一樣轉移上成千上萬遍,她還是不會死的,不會落淚,不會傷心欲絕。於是她就那麽瀟瀟灑灑地與這段折騰她整個生命的感情做了訣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