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3章,陳炯明在檀香山(2/3)

作者:閩南愚客字數:7678更新時間:2020-02-25 02:42:09

    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導入,使致公堂組織得到了較好的整頓與改造,民主革命十六字政綱的確立,使致公堂由一個封建幫會改變成了一個具有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的進步組織,有了曆史性的進步,開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司徒美堂(1868年4月3日-1955年5月6日),原名羨意,字基讚,廣東省開平人,著名旅美僑領,中國致公黨創始人。1882年3月赴美謀生,加入“洪門致公堂”。1904年,孫中山赴美活動,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其後,司徒美堂多次發動籌款,支持國內的革命。為支持抗日,司徒美堂發起成立“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1948年,司徒美堂公開聲明擁護中國共x產黨及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張。1955年,司徒美堂因腦溢血逝世。

    從反封建革命到反侵略戰爭,洪門一直都在為中國貢獻人力、財力,這些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同胞,即便甚至從沒有回到過故土,但他們依然秉承著愛國之心,從未忘本。這些沒有中國國籍的中國人,要比許多有中國國籍的中國人更值得尊敬。

    當地時間下午二點,陳炯明和英文翻譯隨員乘坐出租車來到唐人街,道路兩旁都是古典的東方建築,大部分是廣東一帶的牌樓,也有一些閩南地方風格的樓宇。這裏的道路很擁擠,道路兩旁停滿了小攤位,販賣著各種商品,從雜貨到肉食,從成衣到地方特產,一應俱全。穿著不同衣裝的華人穿梭不息,大部分都是南方口音,偶然才能聽到一兩句英文。

    出租車拐了一個彎,在一個路口停了下來。黑人司機回過頭來,戰戰兢兢的說道:“很抱歉,我隻能停在這裏,再往前開的話那些三合會的人會收我的保護費的。這裏的幫會實在太多了,我是沒辦法把所有保護費都交清的。”

    英文隨員把司機的話翻譯給了陳炯明,陳炯明點了點頭,付了車資,下車時有問了一下具體的道路。雖然他來唐人街有一段日子,可是今天還是第一次前往安良總堂。

    “下車之後您向前走,靠右邊看到第一個巷子走進去就是。如果您實在找不到的話,在路邊隨便找一個人打聽一下,這裏的東方人都知道安良堂的。”黑人司機說道。

    下了車,陳炯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裝,然後帶著隨員沿著街道向前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