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一四章 昭寧大事記(一)(1/5)

作者:庚新字數:26570更新時間:2020-02-25 13:17:24

    寧,是漢帝劉辨的第二個年號。

    初登基的時候,何進建議把年號定為光熹,劉辨雖然不甚滿意,但最終還是同意了。

    心裏麵總覺得很別扭,覺得何進插手的事情太多了。

    如今何進死了,辨心裏很難過。隻有真正麵對整個大漢天下的時候,他才知道當初何進為他擋下了多少淒風冷雨。有些時候,失去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擁有的,是多麽的珍貴。

    辨的心情很低落,對於朝政也就無甚興趣。

    而這一切落入在一旁暗中觀察的董卓眼中,就變得更加不是味道了。

    兩天裏,這已經是第四次來看望蔡了,可是蔡自從朝堂中的事情穩定下來後,就病倒了。

    一個老邁文士,在危難時支撐著整個朝堂的正常運轉。

    雖然隻是短短的一天時間,可就是這一天,整個陽城卻發生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情。

    外兵入京,陽城外,涼州軍、並州軍相互對峙。

    而城內,失去了何進之後,各路人馬都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況,紛紛被人吞吃下去。

    北軍被瓜分的七零八落。

    如今屯騎、越騎和長水三軍因不在陽,得以保全了編製。而步軍、射聲兩軍,已經成了一盤散沙。羽林軍左騎,因何苗之死,而變得潰亂不堪,右騎雖然還沒有被瓜分,可已經出現了混亂的苗頭。整個陽,隻有北宮衛沒有出現半點混亂。

    就連那西園新軍,除了張繡率本部人馬回歸董卓麾下之外。其餘七校。還在觀望。

    這麽混亂的局麵,對於蔡而言,顯然是有一些窮於應付。

    最重要地是。因為他地緣故,造成了大宅門的防衛空虛。女兒被掠走,雖然女婿已經帶人追下去了,可依舊對蔡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疲憊,驚嚇,愧疚。牽掛……

    種種事情匯在一處,蔡在董卓入京地第一天晚上,就發起了高燒。

    幸好有濟慈在,老爺子算是保住了性命。可是病情卻不斷的反複,時而糊塗,清醒的時候,也是不停的詢問蔡=小文姬,在榻上默默垂淚。

    濟慈說:“伯先生的病根子還是在心裏。隻怕一時半會兒的好不了。”

    這如果是在平時也就罷了,可現如今董卓正需要人為他參謀一下,可身邊可以參謀地人,卻一個都沒有。李儒沒有隨行。士孫瑞也不在身邊。唯一能給他出主意的蔡,如今變得糊裏糊塗。而最為信任的兒子。卻在為他的媳婦奔波,薰卓非常無奈。

    在議事大廳中坐著,董卓閉目沉思。

    典韋那天把一封詔書交給他,說是碩臨死前讓他轉交。

    裏麵的內容,典韋並不是很清楚。本來也認不得幾個大字,除了能把名字寫出來,那詔書裏的字,典韋認識不了幾個。而且他也沒放在心上,詔書和他沒關係。

    再說了,碩說了,把詔書給董卓。

    而董俷來去匆匆,他幾乎沒有時間和董俷說話。當然,還有一方麵,在典韋看來,董卓是自家兄弟的父親,東西又是人家點名指姓的要交給薰卓,也沒什麽大不了。

    所以,把詔書交給了董卓之後,典韋也就把這事情拋在了腦後。

    他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別是那勾結賊人,洗掠大宅門地幕後黑手,隨著班咫等人的盤查,漸漸的浮出了水麵。隻是那人為大漢名士,典韋經過了這一次事件之後,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打蛇要打七寸,對待敵人,必須是一擊致命,一網打盡。

    命令龍騎嚴密監視那人地動向,典韋等人,則開始搜集那人的證據。

    大宅門如今守衛森嚴,整條迎春門大街,駐紮了數百名涼州精騎。所以,當董卓在沉思地時候,靜悄悄的,沒有人前來打攪。

    突然,傳來了腳步聲。

    薰卓不快的抬起頭……

    “叔穎,你急匆匆的這是怎麽了?”

    從外麵走進來的人,正是董卓的兄弟,董旻。

    他驚喜的說:“哥哥,你可知道我剛才在外麵遇到了什麽人?”

    薰卓一怔,“什麽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