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四七章 一動不如一靜(1/4)

作者:庚新字數:18064更新時間:2020-02-25 13:18:00

    評二年正月裏,董俷在曆時近四個月的血戰之後,回

    眼前的陽,讓董俷著實的吃了一驚。焦黑的城牆,殘垣斷壁的廢墟,令陽看上去是如此的破敗,那裏還有半點當初繁華東都的景象,就如同遭受了一場災難。

    的確,仔細想想,陽還真是一個苦難的城市。

    從中平年間開始,黃巾之亂第一次洗掠陽之後,這個古老的帝都,就沒有過安寧。

    特別是在漢靈帝駕崩後,整個陽屢次遭受兵禍。

    先是何進的奪宮之戰,而後是十常侍之亂。接下來,又有董卓和丁原的一場大戰。

    數次動蕩,讓陽人心不穩。

    許多人看出世道不太平,紛紛的南遷,往荊襄、揚州等地遷移,使得陽人口大減。

    但,這些災難都沒有讓陽元氣大傷。

    真正的災難,就是不久前的那一夜突如其來的大火,且不說有多少人葬身於火海,但隻是那些幸存下來的人們,一個個也是人心浮動,燥燥不安。更可怕的是,薰卓在暴怒之下,對陽大戶、世族的一番清洗,著實讓人們感受到了恐懼的氣息。=[=

    而那些豪門大戶,更因為董卓的一句話,十亭損了八亭,剩下的,也是終日惶恐。

    薰俷這次回陽,並沒有通知任何人。

    一行人悄悄地自德陽門進入。但見街道上冷冷清清,滿目瘡痍,到處是被燒焦的廢墟。

    怎麽會是這樣?

    雖然董俷知道陽起了大火,可沒有想到這一場大火,居然會造成如此可怕的結果。這那裏還是記憶中的東都,分明就是……分明和剛經曆過大戰的陽沒有差別。

    遠處。一群童子無憂無慮跑了過去。

    他們歡蹦亂跳,一邊唱著民謠,一邊拐入了小巷中。

    薰俷本來也沒有注意這些童子,可是當他聽清楚了童子們的歌聲,不由得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薰俷忍不住啊地一聲驚叫,身後的任紅昌和董綠被嚇了一跳。

    “相公。你怎麽了?”

    薰俷驚恐的指著那些孩子消失的方向,厲聲喊道:“成蠡,把那些孩子給我叫回來。”

    誰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成蠡帶著人,催馬衝了過去。

    片刻之後,他苦著臉回來,“主公,那些小孩兒不知道拐去何處了,看不見蹤影。”

    “相公,你究竟是怎麽了?為何臉色如此難看?”

    薰俷二話不說,催馬往迎春門方向急馳而去。身後眾人莫名其妙。緊隨薰俷而行。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

    演義中,董卓兵敗虎牢關,退走長安,如果說是因為這民謠所致,肯定有些誇張。但不可否認。這一首民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薰卓的判斷,導致最終撤離。

    當年聽評書的時候,董俷並沒有覺察到這個決定有什麽不對,甚至覺得,這是上天的安排。

    可是來到這個時代,學過兵書,讀過諸子典籍。董俷的認識,已經有了改變。

    如果當年董卓不撤離陽,那麽三國格局是否會形成,還是另外一說。虎牢關之戰就算是失敗了。憑借那雄關,絕對可以抵擋住諸侯地進攻。撤退,等同於向諸侯低頭認輸。即便如今諸侯已經慘敗,薰卓如果離開了陽,依舊會有嚴重影響。

    薰俷血戰陽,為的是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