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0九章 皆為漢民(1/5)

作者:庚新字數:22004更新時間:2020-02-25 13:19:18

    月,朔風迅烈。

    位於北天山北麓的金滿城郊外,卻是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這金滿城,又稱戌部侯城,是漢戌部侯治所之地。早在永興元年,也就是四十一年前,車師後部國就曾經和漢室發生過激烈的衝突。隻是由於當時的漢室雖已衰落,不過對於西域的控製仍在,所以這一次衝突,很快就平息,也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當時車師後部阿羅多與戌部侯嚴浩失和,所以殺後部國王軍就,舉兵反漢。

    嚴浩雖然說不上有什麽大本事,不過卻搶先一步,策反了車師後部侯炭遮,使得阿羅多在金滿城外慘敗,率領百餘騎狼狽的北逃,投靠了當時的北匈奴。

    時敦煌太守宋亮改立了後部王軍就的兒子卑君為後部王。

    可是不久後,阿羅多招引北匈奴回擊車師後部國。當時的戌校尉嚴祥擔心因此激怒北匈奴,竟采取了不理不問的態度,坐視阿羅多攻打車師後部國,最後還承認了阿羅多為車師後部國國王,臨了又帶著卑君離開離開了車師後部國,返回敦煌。

    三百戶忠於漢室的車師後部國百姓被殺,從此西域諸國再無一國忠於漢室。

    這件事,董俷沒有經曆過。

    但是董卓卻知道的很清楚,每每和董俷提起西域諸國,就忍不住破口大罵嚴祥宋亮。

    而阿羅多,無疑是罪魁禍首。

    這是董俷在西域立下旗號之後的第一戰。有陳到所部地踏白軍死守稽落塞,北匈奴一時間也無法對車師後部國施以援手。而打下阿羅多,則北天山北路諸國,盡落董俷之手。

    後漢末年,涼州曾有三明。

    皇甫規張奐段潁三人,在西域立下了好大的功勳。

    不過三人的手段和對待外族的態度全然不同。皇甫規和張奐主張剛柔並濟,段潁卻是以殺戮為主。而薰俷如今對待西域的態度,在某些程度上和段潁頗為相似。

    早在年前。賈詡李儒和盧植就在為一個問題而爭論不休。

    對待西域諸國。究竟該以怎樣的一種態度呢?

    賈詡和李儒的意見是。先殺後撫;而盧植則認為,西域自張以來,對漢室頗有感情,雖常有反複之事,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情有可原,當以安撫為主。

    薰俷對盧植可以說是非常的敬重。

    但在這件事情上。薰俷卻持有不同地意見。

    “老師,依照你地說法,西域反複情有可原,可是多次寇邊,又該如何解釋?漢室強盛,他見情況不好就俯首稱臣;漢室衰弱,他就跑過來一通打殺。難道老師忘記了南匈奴前車之鑒?依我看,要想西域平穩。就必須一次打得他痛。他才老實。”

    薰俷提起了南匈奴,盧植無話可說了……

    事實上,西域諸國和南匈奴並不一樣。畢竟有河西走廊阻隔。對中原並沒有造成威脅。

    可今日沒有造成威脅,難保他日不會養虎為患!

    盧植不是那種迂腐之人,在聽完了董俷地勸說之後,決定支持賈詡和李儒的意見。

    不過,這一仗必須要打的狠,打得西域諸國震動,打得他們怕!

    在這種要求下,董俷選擇了乞活軍。

    其他人,包括陳到黃忠,都難免會生出一些仁慈之心,唯有典韋,可以徹底執行董俷的決策。

    卯時,典韋帶著典家四小虎,登上了點將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