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七七章 四猛八大錘(五)(1/3)

作者:庚新字數:10760更新時間:2020-02-25 13:22:42

    眼見著仲秋即將到來,長安城中,卻是人聲鼎沸,熱鬧無比。

    京兆出兵,董出人意料的出現在陳留。消息傳入長安的時候,整個長安一下子變得沸騰了!

    自建安元年,董占居長安以後,八百裏秦川好一派繁榮景象。

    自高祖劉邦約法三章,奪取了天下。漢律法相對寬鬆,也造就了一大批貪官汙吏,百姓苦不堪言。而董在占領長安之後,把他從甘、王、白三家手中得到的秦律典章全部運抵長安。

    秦以法製,秦律嚴苛。

    話是一點都不假!也幸好,董麾下並非是以儒家為主,儒道法墨,兵農陰陽,九流學派的士子,各有千秋,隱隱形成了一個學術極其繁榮的景象。董無甚喜好,但是卻也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他命人以秦律為基礎,在法家的學術之上,融合了各家精華。

    形成了一套有別於各家學派,同時又是取長補短的律法,長安人將之稱為董法涼律。

    當然,董並沒有大規模的去推行,而是一點一點,小心翼翼的將這律法在治下各地推行。

    厚厚二十卷律法,要想全部推行開來,也許需要百年,甚至更長久的時間。

    潛移默化!

    董曾在泰平三年時,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這個觀點。並且劉辯也參與其中。董當時說:“初平五年,我和廣元、曾次還有馬嶠大人在氐池確定了科舉之法。原本在當時,這科舉之法就能馬上執行,可是我們擔心大家對新生事務的排斥,於是小心翼翼,用十年時間過渡。

    如今,科舉大興。

    雖然不能說舉天下人歡迎,但至少在關中,在我們的治下。少有人會來抵製。

    對於任何陌生的事務,人們總是會予以排斥,乃至於抵製的態度來麵對。因為不熟悉,會讓大家感到不安。大秦律法很好,可是推行過於急促。三秦自商鞅變法,而後二百年時間。才使得這八百裏秦川的老秦人接受。而關東六國,法紀鬆弛,猛然施以條條道道的規範,總難以接受。

    我曾仔細研讀過三秦史料。

    秦法很難嚴苛嗎?未必……秦法於官員的確嚴苛,但是卻能讓百姓收益。即便是當今漢律,也有許多秦律的痕跡在裏麵。如果當年,秦始皇能徐徐推行秦律於天下,又會是什麽結果?”

    董這一席話,在會議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可不管是反對也好,讚成也罷。董地主張。往往都能得到劉辯的認可。於是在承明殿有意識的推廣中,將一部集合太學院龐德公、黃承彥等無數人心血的律法,緩緩的散播出去。

    科舉就是其一。

    董遇刺,許久不曾露麵。最擔心的人除了已經得到了實惠地關中百姓之外,就是準備秋試大考的國子和生徒。

    所有人都知道,董活著,他所製定的律法就能繼續得到執行。

    可萬一他不在了……

    當董在陳留出現的消息傳來。滿城國子生徒歡呼雀躍。當然,有人高興,也就有人難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