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變化(6)(1/3)

作者:瑞根字數:7332更新時間:2020-02-25 13:56:21

    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化趨勢和社會主義國家所發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觀上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深刻的教訓。它要求我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要求我們對內改革、對外打開國門,大膽吸收和利用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理論,就是在這樣一種世界大勢和時代要求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積極投身於世界經濟的大潮中,以改革實現開放,以開放促進改革,3O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盛世”之說為時尚早。許多挑戰正擺在我們的麵前,有些還是相當嚴重的,因此憂患意識必不可少。憂患意識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進一步促進改革開放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全球化;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

    一、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改革實現開放,以開放促進改革,改革與開放形成了發展中的“雙輪驅動”,成為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這一發展路徑的成功在於體現了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本質要求,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時,人們在重重迷霧困厄之中頓見一片社會主義“好山色”,即終於見到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圖景。這是中國發展的經驗,同時也啟示了未來發展的道路。何謂“經濟全球化”?就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曆史過程:一方麵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麵,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製。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我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曆史過程。經濟全球化的最本質、最一般的含義,是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建立,整個世界經濟日益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從而導致世界各國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來和相互依賴。

    自20世紀中葉以來,生產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普遍建立,極大地加強了世界的聯係和交往,特別是9o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衝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

    鄧小平堅持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一向采取曆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他認為,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們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係認識不科學,對人類在資本主義製度下創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種排斥和拒絕的態度,關起門來搞建設,結果,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經濟文化的發展。鄧小平指出:“建國以後,人家封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還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在開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國隻有打開國門,主動參與全球化過程,積極擴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從曆史趨勢的角度看,如果說開放的過程是全球化,那麽改革的過程就是多元化。鄧小平同誌從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指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而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必須破除各種束縛生產力的障礙,首先就是要通過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改革並不是要改變社會主義製度,而是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不同於以往那種以推翻某種社會製度或某個政權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過打破舊體製、建立新體製,以實現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其深刻程度和深遠影響,又相當於一次革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