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卷 華麗的低調 第四十七節 運作(第二更求月票!)(1/3)

作者:瑞根字數:8504更新時間:2020-02-25 14:00:55

    既然別人都已經用盡全身力道動起來,自己自然也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要想自我實現,也得找一個好的平台,不然你怎麽實現你自己的想法?從西餐廳出來與徐宏和蕭華山道別之後趙國棟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該怎麽個做法。$$

    徐宏的提醒是有其道理的,像這種大規模全方位選拔年輕後備幹部下基層掛職鍛煉不可能是肥上加膘的事情,多半都是到一些邊、窮、遠、偏的地區去鍛煉,弄不好就是下到縣裏去,而去了之後當地領導怎麽看待這件事情,受不受歡迎,能不能得到看重,都還存在很大的未知變數。

    全省十四個地市其實可以分為三類幾檔,一類中隻有一檔那就是安都,作為安原省的省會城市,又是中西部結合地區屈一指的大都市,無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還是從其曆史、地理、人口上來說都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中心。

    和省內其他城市相比安都市無論什麽指標都是一騎絕塵,GDP總量超過全省三分之一,人口占全省七分之一,曆史悠久,文化氛圍濃鬱,堪稱整個安原乃至中西部地區結合部的核心樞紐城市。

    能夠入第二類的也就是自然條件和經濟水平名列全省上遊的地區了,綿州和建陽號稱安原經濟展的動機,這兩機械加工和製造為基礎地重型工業城市現在電子產業也展迅速。尤其是相當活躍的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展速度更是驚人,近十年來在展速度上已經超過了安都,隻是在經濟總量上還與安都相差甚遠,但卻省內其他城市遠遠甩在了後麵。

    第二類中第二檔大概就是諸如藍山、賓州以及盧化、榮山和唐江這幾座城市了,這幾座城市論資源、交通以及展水平都相當接近,盧化、唐江和榮山三駕馬車是老牌資源型工業城市,六十七年代在省內僅次於安都,而進入八十年代以後隨著資源枯竭和經濟轉型緩慢,一下子落了下來。而藍山和賓州則借助於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逐漸展起來,一舉超過了三駕馬車,但是總體來說這幾個地市情況都不盡人意。

    第三類地市也就屬於安原省的貧困地區了。但是這也需要分為兩檔,一檔就是如南華、永梁、懷慶三地。這三地經濟較為落後,但是民風淳厚,人口眾多,也是傳統的主要勞動力輸出地區,也是曆代出人才的地方,眼下安原省乃至周圍不少省市領導中都有不少籍貫三地。

    最後也就是所謂的窮山惡水出刁民的三地了,通城、千州和寧陵,從建國以來這裏就一直是安原最貧困地區。人口數量也不少,主要地形都是錯,但有沒有多少像樣的資源。工業經濟落後,農業基礎薄弱。一直是安原省委省政府最覺得頭疼的地區。

    誰都願意去諸如安都、綿州和建陽這一類地區,哪怕是分到這些地區縣份上都應該不錯。實在不濟去第二類地區掛職也行,但是如果分到第三類地區恐怕就有很多人要打退堂鼓了。尤其是後三,隻怕就沒有人覺得這是一種提拔而是一種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