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章 對抗和衝突(1/2)

作者:墨老黑字數:9234更新時間:2020-02-25 20:29:43

    人為什麽會有心理疾病?是因為認知的矯枉過正?

    這是一個涉及到心理學本源學問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讓沈默這個心理學的業餘愛好者去回答還有點難度。

    “先生請指教。”

    既然回答不來,那就幹脆虛心請教,沈默不願意錯過這個向心理學大師請教的機會。

    陸先生點了點頭。

    “有沒有讀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

    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沈默麵前。

    弗洛伊德,十九世紀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

    《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伊德的代表著作之一,被譽為現代心理學的基礎。

    按照心理學家們的法,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人類脆弱的自尊心總共遭受過三次最嚴重的打擊。

    第一次,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代替了地心,讓人類明白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第二次,是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讓人類知道了自己的祖先是猿猴;

    第三次是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學,論證了人們的行為是由本能和潛意識機製所激發,更為嚴重的是,他把這種本能歸之於性本能!

    由此可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重要性。

    “看過,但懂得還不夠透徹。”

    沈默比較謹慎地回答了陸先生的問題。

    “看過就行,那你應該懂意識和潛意識的概念吧?”

    沈默點了點頭。

    意識和潛意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核心部分,他自然是清楚的。

    “懂這概念就好,那我就給你講講心理病症的原理。”

    “前麵過,人在遭遇巨大心理創傷時,出於自保,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認知,這種認知往往是顛覆性的、極端的,會取代原有的認知。”

    “按照精神分析學的理論,原有的認知在被取代後,並不是消失不見,而是被深埋進了潛意識,人開始按照新的認知標準待人處事。”

    “因為一部分新認知是矯枉過正的、極端的,心理疾病患者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偏激、反應過度的言行,這樣的言行必然會招來他人的抵製、對抗、譴責等過激行為,這種過激行為反過來又會刺激患者,讓其產生更為強烈的情緒。”

    “也就是,極端的認知會給患者帶來一係列的外在對抗和衝突。”

    “進一步來,對抗和衝突多了,患者除了在情緒上出現強烈的波動之外,還有可能會開始自我反省,去質疑新認知的正確性。”

    “質疑一開始,原本深潛在潛意識中的舊認知就會跳出來,和新認知衝突、對抗,試圖翻盤。”

    “這樣的衝突和對抗,又會讓患者內心產生激烈的對抗和衝突。”

    “你應該知道,隻要有對抗和衝突,不管是外部的還是內心的,都必然會讓人產生情緒波動,情緒波動過於劇烈,對人就是一種深深的折磨,讓人陷入精神痛苦,最終導致行為失控甚至精神分裂,嚴重影響其生活與工作。”

    “這就是心理疾病的本質。”

    陸先生一口氣了一長串,然後停了下來,靜靜地看著沈默。

    沈默陷入了深思之中。

    對抗與衝突是心理疾病的發作的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